[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正畸手术方案生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6510.2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1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程俊鑫;田而慷;吴晓悦;张诗咏;王双成;陈玥;刘洪源;林慧珊;王昕玥;詹美均;周秀蓉;靳蕴瑶;程伟;赵启军;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30/20;G06K9/34;G06F1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手术 方案 生成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正畸手术方案交互模拟及评估系统,属于全手术期交互性模拟及评估平台,解决现有手术操作难以得到直观预期手术成果、直观硬组织改变程度等问题。本发明创新性地将传统放射影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分析相结合,医生通过其构建的三维模型进行虚拟手术操作和设计并追踪手术过程中的影像变化,通过自身交互性手术模拟平台的相应算法,根据医生的操作映射出一系列硬组织的改变,再将软组织覆盖在硬组织上,最终得到直观的预计手术成果。本发明也将依托专家决策系统对病历难度、操作方案评分、操作实际效果评分,通过虚拟手术效果对医师自身的方案进行修改,大幅提高手术的可控性与效果,可用于临床和科研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领域,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正畸手术交互模拟及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具有较高口腔美学水平的治疗方案设计目前非常依赖医生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主要取决于医生自身对于错合畸形的了解,对生物力学知识的储备等情况。例如,由于正畸中存在较多的不可靠因素,而且目前正畸医生的专业水平差异较大,存在正畸术后结果差异较大的情况。原始的排牙实验在石膏模型上进行,帮助医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治疗结果。但这种方法在分割牙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牙齿的邻接点,不同程度上缩短了牙弓应有的长度,并且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精度不足、操作步骤繁琐、缺少对牙根的定位。基于人工智能的术前交互性平台,创新性地将传统放射影像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及人工智能分析相结合,让医生得以通过其构建的三维彩色模型进行虚拟手术操作和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一个口腔硬组织三维图像结构化数据库,通过人工标注辅助计算机对二维CBCT影像像进行图像语义分割,从而得到口腔硬组织三维模型,存入口腔硬组织三维图像结构化数据库。并用其训练人工智能,最终设计出一套能智能识别的算法,从而可以在分秒之间从患者的CBCT影像得到三维交互性模型数据。医生通过构建的三维交互性模型进行虚拟手术操作和设计。同时,本发明通过自身交互性正畸模拟平台的相应算法,依托专家决策系统对病历难度、操作方案评分、操作实际效果评分,再将软组织覆盖在硬组织上,最终得到直观的预计手术成果。医生可以根据虚拟手术效果对自身的方案进行修改,大幅提高的手术的可控性与效果。
将数据按照正畸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数据分类,将牙列重构问题看做是模型拟合问题,模型参数(即线性组合系数和相机参数)进行了优化,以便产生二维投影的三维模型最好符合输入二维图像的位置(和纹理)的一组注释面部标记。基于块划分的形状差异度量方法,把样本曲面从欧氏空间的三维坐标转化为基于块距离矢量形式,根据低分辨率曲面型值点矩阵建立统计特征。
所基于数据库基于AI图像识别系统提供所需要的口腔硬组织三维图像及相关信息。数据库目前已包含影像学信息、计算机可识别的结构化信息、人工标注模型信息等,同时针对医生所面临的不同患者口腔情况对数据进行了科学分类。
将数据按照正畸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数据分类,将牙列重构问题看做是模型拟合问题,模型参数(即线性组合系数和相机参数)进行了优化,以便产生二维投影的三维模型最好符合输入二维图像的位置(和纹理)的一组注释面部标记。基于块划分的形状差异度量方法,把样本曲面从欧氏空间的三维坐标转化为基于块距离矢量形式,根据低分辨率曲面型值点矩阵建立统计特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传统放射影像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及人工智能分析相结合,让医生得以通过其构建的三维彩色模型进行虚拟手术操作和设计模拟。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工智能的正畸手术方案自动生成系统,包括:
数据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CBCT数据库,所述CBCT数据库中存储有的大量脱敏病例CBCT数据;
CBCT图像自动识别模块,用于将输入系统的CBCT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自动配对分组;
人工标注模块,用于对CBCT结构化的CBCT数据进行标点处理,标注重要解剖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6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