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化组合物、基于EPDM的硫化橡胶组合物、硫化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23515.X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7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吕鹏飞;王超;刘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K5/14 | 分类号: | C08K5/14;C08K5/01;C08K5/3492;C08K5/12;C08K5/3445;C08K5/3415;C08K5/103;C08K5/42;C08L23/20;C08L23/16;C08L2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 组合 基于 epdm 硫化橡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硫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含有两者以上混合保存或者各自独立保存的主硫化剂、助硫化剂A和助硫化剂B,相对于1重量份的主硫化剂,所述助硫化剂A的含量为1.4-6.5重量份,所述助硫化剂B的含量为0.4-1.5重量份;
其中,所述主硫化剂选自过氧化二异丙苯、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和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助硫化剂A为氢离子转移促交联剂和/或自由基转移促交联剂;
所述助硫化剂B为加成反应促交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组合物,其中,所述氢离子转移促交联剂为辛烯聚合物橡胶反应剂和/或二乙烯基苯;
所述自由基转移促交联剂选自1,3,5-三聚氰酸三烯丙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和偏苯三酸三烯丙酯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加成反应促交联剂选自1-(2-三氟甲基苯基)咪唑、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甘露糖三氟磺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硫化组合物,其中,所述主硫化剂为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
所述助硫化剂A为二乙烯基苯;
所述助硫化剂B为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
4.一种基于EPDM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含有两者以上混合保存或者各自独立保存的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软化剂、抗氧化剂和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硫化组合物中的各组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EPDM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其中,以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所述聚丙烯和所述软化剂的总重量计,所述硫化组合物的含量为0.75-3.5重量%,所述抗氧化剂的含量为0.2-0.4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EPDM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其中,以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所述聚丙烯和所述软化剂的总重量计,所述硫化组合物的含量为1.1-2.1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EPDM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三元乙丙橡胶中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0-70重量%,第三单体的含量为4-6重量%;
优选地,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的重均分子量为10万-40万,所述第三单体选自1,4-己二烯、双环戊二烯和5-亚乙基-2-降冰片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或无规共聚聚丙烯,所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1-20g/10min;
优选地,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共聚单体为乙烯;
优选地,所述软化剂选自石蜡油、环烷油和芳烃油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选自胺类抗氧剂、喹啉类抗氧剂和苯并咪唑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EPDM的硫化橡胶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重量份的所述聚丙烯,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的含量为1.8-2.4重量份,所述软化剂的含量为0.6-1.2重量份。
9.一种制备硫化橡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将助硫化剂B和一部分三元乙丙橡胶进行第一混炼,得到助硫化剂B母粒:以及
将聚丙烯、抗氧化剂、软化剂和所述剩余部分三元乙丙橡胶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混,得到橡塑母粒;
(2)将所述橡塑母粒、主硫化剂、助硫化剂A和所述助硫化剂B母粒进行动态硫化;
其中,所述助硫化剂A、所述助硫化剂B和所述主硫化剂的定义与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硫化组合物中的相应定义对应相同;
优选地,所述硫化组合物、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所述聚丙烯、所述软化剂和所述抗氧化剂与权利要求4-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EPDM的硫化橡胶组合物中的相应定义对应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的操作包括:将所述橡胶母粒、所述主硫化剂和所述助硫化剂A混合均匀后,与所述助硫化剂B母粒一起进行动态硫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35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