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铝合金压铸件的压铸系统及压铸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1946.2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3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华;藏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兴茂压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14 | 分类号: | B22D17/14;B22D17/22;C22C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王滔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铝合金 压铸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零件成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铝合金压铸件的压铸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和模具型腔,所述模具型腔连接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有抽真空装置,所述内浇道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模组型腔连接的内浇口,所述内浇道的下端面朝上倾斜,金属液通过所述内浇道方向与所述内浇口所在平面形成射流角度,所述射流角度为30°~60°。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压铸工艺。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有效减少金属液在充型过程中与空气混合而产生的涡流、卷气,进而使产品充型完整,表面气泡和流纹少,表面光洁度高,产品合格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零件成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铝合金压铸件的压铸系统及压铸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行业讯带发展,特别是目前5G通讯快速普及,通讯接口快速成长,必然存在因通讯速度加快而引起通讯元器件的发热问题,为此,必须通过散热器进行换热。为了降低成本,大部分采用的是铝合金散热器,而压铸是铝合金散热器加工工艺中成本最低的,因此,高导热的铝合金压铸件成为必然。
铝合金零件的压铸成型是将熔融的液态铝合金浇入压铸机的压室中,通过压射冲头的运动,在高压作用下,以较高的速度填充入压铸模型腔内,并使铝合金在压力下凝固成型为铝合金压铸件的方法。制得的压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轮廓清晰。此类大型压铸零件一般形状都比较复杂,而且大多为壳体类压铸件,模具的浇道结构需要根据产品的结构特性来综合布局,需要保证铝液在型腔内的流动平顺性,避免产品内部的气孔缺陷,同时需要降低铝水对模具型芯的冲刷,减轻产品的拉伤缺陷并提高模具寿命,因此合理的压铸系统对于铝合金压铸来说极其重要。现有技术中,铝合金压铸件最常见的缺陷是表面起泡、结构松散,从而导致强度降低、电导率下降,不能达到质量标准,致使产品不良率高,严重影响产品的正常生产。更为严重的是,某些缺陷在压铸件半成品中难以检查出来,而在其后的加工工艺中显露出来,如电镀中才会显露出来,这无疑给生产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铝合金压铸件的压铸系统,结构简单,能有效减少金属液在充型过程中与空气混合而产生的涡流、卷气,进而使产品充型完整,表面气泡和流纹少,表面光洁度高,产品合格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制备铝合金压铸件的压铸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和模具型腔,所述模具型腔连接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有抽真空装置,所述内浇道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模组型腔连接的内浇口,所述内浇道的下端面朝上倾斜,金属液通过所述内浇道方向与所述内浇口所在平面形成射流角度,所述射流角度为30°~60°。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备铝合金压铸件的压铸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直浇道、所述横浇道和所述内浇道的横截面面积沿金属液流动方向逐渐缩小。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备铝合金压铸件的压铸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浇道的宽度在金属液的流动方向上逐渐增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备铝合金压铸件的压铸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浇道的宽度为83mm~130mm,厚度为2mm~4mm。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备铝合金压铸件的压铸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浇道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设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备铝合金压铸件的压铸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排气通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气通道分别连接于所述模具型腔的侧端以及所述模具型腔远离所述直浇道的后端,且多个所述排气通道相互连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制备铝合金压铸件的压铸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以及与所述真空泵连接的真空管道,所述真空管道与所述排气管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说明书前文所述的压铸系统的压铸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兴茂压铸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兴茂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9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裙边铆接工装
- 下一篇:基于伪WVD和CZT的地震信号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