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象鼻机构、航母舰载机用传感拦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3026.6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7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魏小辉;齐浩;彭一明;聂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飞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68 | 分类号: | B64C25/68;B64F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象鼻 机构 航母 舰载 传感 拦阻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仿生象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骨架机构、内收放驱动机构和作动机构;
所述外骨架机构包括N个依次铰接的关节件,其中N为正整数且N>1;每个所述关节件均包括一顶端折板和一尾端折板;沿顶端至所述尾端的方向,相邻所述关节件大小依次减小;
所述顶端折板和尾端折板之间铰接M个可收放的副折板组件,其中M为正整数且M>1;沿顶端至所述尾端的方向,相邻所述关节件中的副折板组件的大小依次减小;同一关节件中的副折板组件结构相同;
所述顶端折板与一相邻关节件的副折板组件的尾端铰接;所述尾端折板与一相邻关节件的副折板组件的顶端铰接;
每个副折板组件中的所述顶端折板和尾端折板上分别开设一供所述内收放驱动机构穿过的通孔;所述副折板组件之间围成供所述内收放驱动机构穿过的通道;每个所述关节件的一所述通孔的孔壁上均固定一支撑件,沿顶端至尾端的方向,每个所述支撑件依次与内收放驱动机构的对称轴单元固连;
所述内收放驱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内收放驱动组件,两组所述内收放驱动组件之间通过所述对称轴单元铰接;所述对称轴单元包括N个沿顶端至尾端的方向分布的对称轴;每组所述内收放驱动组件均包括N个由小到大依次铰接的四边形;两组内收放驱动组件的尾端铰接,沿顶端至所述尾端的方向,所述四边形依次减小;
所述作动机构位于所述外骨架机构的外侧,包括一U型架,所述U型架的两端均固定一作动装置,作动装置对称设置;所述作动装置固定于顶端所述关节件的顶端折板; 一所述作动装置的输出端铰接于一组内收放驱动组件的第一个四边形,另一所述作动装置的输出端铰接于另一组内收放驱动组件的第一个四边形;一对所述第一个四边形形成所述内收放驱动机构的顶端;所述作动装置收放以带动所述内收放驱动组件绕对称轴单元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象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折板组件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第一偏置折板、第二偏置折板、第三偏置折板、第四偏置折板、第五偏置折板及第六偏置折板;
所述第一偏置折板、第三偏置折板、第四偏置折板和第六偏置折板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状;所述第二偏置折板和第五偏置折板均为等腰三角形;
所述第二偏置折板的一个相等边与所述第一偏置折板铰接,另一相等边与所述第三偏置折板铰接;所述第五偏置折板的一个相等边与所述第四偏置折板铰接,另一相等边与所述第六偏置折板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象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折板组件的数量为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象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包括一U型架本体,所述U型架本体的两端均固定一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上均固定一所述作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象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内收放驱动机构的外部。
6.一种航母舰载机用智能传感拦阻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所述的仿生象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所述外骨架机构的智能传感蒙皮;所述智能传感蒙皮内设置感知挂锁位置的传感器。
7.一种航母舰载机用传感拦阻装置的使用方法,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母舰载机用智能传感拦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巡航状态、备降、着舰状态;
航母舰载机在巡航状态下,仿生象鼻机构以内卷方式收纳;
当仿生象鼻机构准备降落在航母上时,仿生象鼻机构展开至钩状;
着舰状态,仿生象鼻机构与拦阻索相挂后,控制单元通过传感器探测挂锁位置,之后控制单元根据挂锁位置调整仿生象鼻机的内卷角度,以防止掉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飞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飞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30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