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垃圾识别分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7834.1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4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贺敬星;邵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锦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深度 学习 垃圾 识别 分类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垃圾识别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垃圾进行初步分类;
步骤2:基于数据采集模块分别对初步分类后的垃圾的数据进行获取;
步骤3:基于深度学习对数据采集模块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检测;
步骤4: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结果进行垃圾分类;
步骤5:基于数据采集模块对已分类垃圾数据进行获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垃圾识别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将待分类垃圾中的金属垃圾进行分类;
步骤1.2:将金属垃圾与非金属垃圾分别单独进行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垃圾识别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基于数据采集模块对金属垃圾数据进行采集;
步骤2.2:基于数据采集模块对非金属垃圾的数据进行采集;
步骤2.3:将金属与非金属垃圾数据进行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垃圾识别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基于深度学习对初始数据库训练分类模型;
步骤3.2:基于深度学习对数据采集模块的预处理数据进行数据检测;
步骤3.3:基于深度学习对数据进行识别和分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垃圾识别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基于深度学习识别结果对金属垃圾中无害垃圾进行分类;
步骤4.2:基于深度学习识别结果对非金属垃圾中的生活厨余垃圾进行分类;
步骤4.3:基于深度学习识别结果对非金属垃圾中的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
步骤4.4:基于深度学习识别结果对有害垃圾进行分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垃圾识别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基于数据采集模块对有害可回收垃圾数据进行获取;
步骤5.2:基于数据采集模块对无害可回收垃圾数据进行获取;
步骤5.3:基于数据采集模块对生活厨余垃圾数据进行获取;
步骤5.4:基于数据采集模块将获取的各项数据传输到初始数据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垃圾识别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1:基于数据采集模块对金属垃圾的图像特征数据进行采集;
步骤2.1.2:基于数据采集模块对金属垃圾的物理性质数据进行采集;
所述步骤2.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2.1:基于数据采集模块对非金属垃圾的图像特征数据进行采集,得到图像特征数据A1;
步骤2.2.2:基于数据采集模块对非金属垃圾的物理性质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物理性质数据A2;
步骤2.2.3:基于数据采集模块对非金属垃圾的化学性质数据进行采集,得到化学性质数据A3;
步骤2.2.4:根据公式Z=A1×B1+A2×B2+A3×B3计算总特征数据Z,其中B1为图像特征数据A1的权重系数,B2为物理性质数据A2的权重系数,B3为化学性质数据A3的权重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垃圾识别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3.1:将总特征数据Z与数据库中的已分类垃圾的特征值进行比对,选择与总特征数据Z最接近的已分类垃圾作为分类结果数据,将结果进行保存,并将非金属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
步骤3.3.2:基于深度学习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再次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锦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锦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78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判定冲击波信号有效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激光熔覆的耐腐蚀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