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弧形面踏陷深度测量器件、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1200.3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6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魏洪方;曹瑞;刘清斌;武皓刚;杨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12 | 分类号: | B61K9/1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庆骞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弧形 面踏陷 深度 测量 器件 测量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精密测量仪器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弧形面踏陷深度测量器件、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其中,用于检测弧形面踏陷深度测量器件包括测量部,其包括主测头和两个辅助测头,两个辅助测头等距离布设在主测头两侧;主测头和两个辅助测头所在轴线始终共面;数据处理部,其用于获取伸入踏陷内部的主测头的直线位移,根据辅助测头与主测头的距离及弧形面所在圆的半径变化,计算出测量误差,进而对主测头的直线位移进行修正,一次测量得到踏陷深度。其能够简便准确地测量出踏面缺陷深度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密测量仪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弧形面踏陷深度测量器件、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对于弧面踏陷深度的检测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对于车轮来说,动车组运用检修过程中,经常发现车轮踏面存在擦伤、铬伤、剥离等缺陷。
发明人发现,目前弧面踏陷深度测量时存在以下问题:
1)多采用经验判断深度,无法准确获取踏面缺陷深度,这样尤其对于动车组车轮来说,难以保障动车组检修质量,为车辆安全运行带来一定隐患。
2)现有的踏面缺陷深度测量,比如,刀口尺配合塞尺以及第四种检查器进行深度判断测量时需要移动测量工具进行多次测量,再进行作差等计算得到车轮踏面缺陷深度,这样一方面增加了测量的复杂度,另一方面由于多次测量增加了测量误差,仍无法保障踏面缺陷深度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弧形面踏陷深度测量器件、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其能够实现一次测量即为缺陷深度,避免因二次定位带来的定位误差,且根据测量误差对主测头直线位移进行修正,能够提高测量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弧形面踏陷深度测量器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检测弧形面踏陷深度测量器件,包括:
测量部,其包括主测头和两个辅助测头,两个辅助测头等距离布设在主测头两侧,主测头和两个辅助测头所在轴线始终共面;
数据处理部,其用于获取伸入踏陷内部的主测头的直线位移,根据辅助测头与主测头的距离及弧形面所在圆的半径变化,计算出测量误差,进而对主测头的直线位移进行修正,一次测量得到踏陷深度。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如上述所述的用于检测弧形面踏陷深度测量器件的测量方法。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如上述所述的用于检测弧形面踏陷深度测量器件的测量方法,包括:
将主测头放置在踏陷内,调整两个辅助测头的末端与主测头所在滚动圆接触;
获取主测头直线位移,根据辅助测头与主测头的距离及弧形面所在圆的半径变化,计算出测量误差,进而对主测头的直线位移进行修正,一次测量得到踏陷深度。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测量装置。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测量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用于检测弧形面踏陷深度测量器件,及与其相连的定位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主测头放置在踏陷内,调整两个辅助测头的末端与主测头所在滚动圆接触,实现了一次测量即为缺陷深度,避免了因二次定位带来的定位误差。
(2)根据辅助测头与主测头的距离及弧形面所在圆的半径变化而得到的测量误差对主测头直线位移进行修正补偿,即得到踏陷深度,提高了踏陷深度测量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1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径桥梁施工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房巡检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