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7990.8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5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崔小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小勤 |
主分类号: | B01D46/42 | 分类号: | B01D46/42;B01D46/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涡旋 除尘 冷却系统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废气涡旋除尘冷却塔由废气涡旋导流塔身、塔顶封盖及塔底水槽构成;废气涡旋导流塔身包括筒型塔壁,相邻筒型塔壁之间均限位构成环形腔,废气依次沿环形腔导流构成在废气涡旋导流塔身内的涡状废气流;每个环形腔内均设置有灰尘粘附板,灰尘粘附板配套设置有灰尘清扫机构,灰尘清扫机构用于将粘附于灰尘粘附板上的灰尘清扫至塔底水槽内的水中;各筒型塔壁及各隔板均为空心结构,相邻筒型塔壁之间通过隔板导通,各环形腔的内壁均连接有散热翅片。本发明将废气进行涡旋导流并在其导流过程中进行除尘与冷却作业,除尘与冷却彻底、效果好、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气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对废气处理的设备具有以下缺陷:
一、废气除尘与冷却分步操作,工序耗时长,废气处理效率低;
二、除尘设备与冷却设备独立作业,投入成本高,占用空间大;
三、除尘与冷却不够彻底、高效,需将废气循环导入除尘设备与冷却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将废气进行涡旋导流并在其导流过程中进行除尘与冷却作业,除尘与冷却彻底、效果好、效率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将废气进行涡旋导流并在其导流过程中进行除尘与冷却作业,除尘与冷却彻底、效果好、效率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废气涡旋除尘冷却系统,包括废气涡旋除尘冷却塔、废气源、废气储罐和冷却水塔;
所述废气涡旋除尘冷却塔由废气涡旋导流塔身、塔顶封盖及塔底水槽构成;所述废气涡旋导流塔身包括从内到外同心且直径逐渐增大的多个筒型塔壁,相邻所述筒型塔壁之间均限位构成环形腔,位于最内层的所述筒型塔壁限位构成柱型腔,每个所述筒型塔壁上均具有进气口,处于相邻方位的所述环形腔之间以及环形腔与柱型腔之间均通过进气口连通;所述废气源通过废气进管供应废气至位于最外层的筒型塔壁上的所述进气口,废气依次沿环形腔导流构成在废气涡旋导流塔身内的涡状废气流:所述塔顶封盖中心具有出气接口,所述柱型腔与出气接口导通,所述出气接口通过废气出管对接所述废气储罐;
每个所述环形腔内均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在长度方向上沿废气涡旋导流塔身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隔板在宽度方向上连接所述环形腔的内壁;所述隔板靠近对应的环形腔所属的进气口设置,且隔板位于对应的环形腔的废气导流的末端;
每个所述环形腔内均设置有灰尘粘附板,所述灰尘粘附板呈竖向姿态与对应的环形腔的内壁连接,且灰尘粘附板为通气镂空结构;所述灰尘粘附板配套设置有灰尘清扫机构,透过灰尘粘附板的废气所含有的灰尘粘附于所述灰尘粘附板迎击废气的板面,所述灰尘清扫机构用于将粘附于灰尘粘附板上的灰尘清扫至塔底水槽内的水中;
各所述筒型塔壁及各所述隔板均为空心结构,相邻所述筒型塔壁之间通过所述隔板导通,位于最外层的筒型塔壁具有进水接口,位于最内层的筒型塔壁具有出水接口,连接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出水接口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道,所述冷却水塔位于冷却水循环管道上,所述冷却水循环管道上还安装有循环泵,各所述环形腔的内壁均连接有散热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腔的底部及柱型腔的底部均通过塔底水槽内的水进行水封。
进一步地,所述灰尘粘附板为在其上开设均匀密布的滤孔构成通气镂空结构,且从外到内的各所述灰尘粘附板中,其上的滤孔的孔径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小勤,未经崔小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7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