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盖、内燃机及内燃机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71241.4 | 申请日: | 202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0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大岛智也;山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C9/02 | 分类号: | F16C9/02;F16C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梅也;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内燃机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轴承盖,浇铸于内燃机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盖具备:
凹部,支承所述内燃机的曲轴;
一对第1凸起部,夹着所述凹部而配置于该凹部的两侧,在所述一对第1凸起部的各自设置有第1螺栓孔;及
一对第2凸起部,夹着具有所述凹部和所述一对第1凸起部的轴承盖主体而配置于所述轴承盖主体的两侧,在所述一对第2凸起部的各自设置有第2螺栓孔,
所述轴承盖通过向所述第1螺栓孔插入的第1螺栓而固定于所述内燃机的第1构件,通过向所述第2螺栓孔插入的第2螺栓而固定于所述内燃机的第2构件,
至少所述一对第2凸起部的刚性比所述框架的刚性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构件是所述内燃机的气缸体,
所述第2构件是所述内燃机的平衡器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螺栓孔的轴向的长度比所述第2螺栓孔的轴向的长度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凸起部中的所述第1螺栓孔的轴向的长度比所述第2凸起部中的所述第2螺栓孔的轴向的长度长。
5.一种内燃机,具备第1构件、第2构件、框架、曲轴及浇铸于所述框架且支承所述曲轴的轴承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盖具备:
凹部,支承所述曲轴;
一对第1凸起部,夹着所述凹部而配置于该凹部的两侧,在所述一对第1凸起部的各自设置有第1螺栓孔;及
一对第2凸起部,夹着具有所述凹部和所述一对第1凸起部的轴承盖主体而配置于所述轴承盖主体的两侧,在所述一对第2凸起部的各自设置有第2螺栓孔,
所述轴承盖通过向所述第1螺栓孔插入的第1螺栓而固定于所述内燃机的第1构件,通过向所述第2螺栓孔插入的第2螺栓而固定于所述内燃机的第2构件,
至少所述一对第2凸起部的刚性比所述框架的刚性高。
6.一种内燃机的制造方法,所述内燃机具备第1构件、第2构件、框架、曲轴及支承所述曲轴的轴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将轴承盖浇铸于所述框架的工序,所述轴承盖具备:轴承盖主体,具有支承所述曲轴的凹部和夹着所述凹部而配置于该凹部的两侧的一对第1凸起部;及一对第2凸起部,夹着所述轴承盖主体而配置于所述轴承盖主体的两侧,至少所述第2凸起部的刚性比所述框架的刚性高;
经由第1螺栓而将所述轴承盖固定于所述第1构件的工序,所述第1螺栓插入于在浇铸于所述框架的轴承盖的第1凸起部形成的第1螺栓孔;及
经由第2螺栓而将所述轴承盖固定于所述第2构件的工序,所述第2螺栓插入于在浇铸于所述框架的轴承盖的第2凸起部形成的第2螺栓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12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终端可信接入认证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切割带和切割芯片接合薄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