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转向器的齿轮轴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5807.2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英;曹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F16H55/17;F16H57/00;F16H57/04;F16N39/06;B62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郑华丽 |
地址: | 526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器 齿轮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器的齿轮轴,转向器本体和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包括设于所述转向器本体的内腔体内的传动部分以及延伸至内腔体外的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连接方向盘,所述传动部分设有与齿条配合的齿面;所述内腔体密封且填充有润滑油。本发明在转向器的内腔体填充有充足的润滑油,使齿轮轴与齿条的啮合得到充分润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转向器的齿轮轴。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汽车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在使用一定的年限后,转向器会出现异响及卡滞的情况。
研究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转向器内的润滑效果随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导致齿轮轴与齿条之间的润滑效果不佳,进而齿轮轴和齿条在传动时发生异响及卡滞的情况。同时车在经过泥水道路时,泥水有可能会进入到转向器内部,导致了转向器的齿轮齿条发生锈蚀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润滑效果良好的汽车转向器的齿轮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转向器的齿轮轴,包括转向器本体和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包括设于所述转向器本体的内腔体内的传动部分以及延伸至内腔体外的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连接方向盘,所述传动部分设有与齿条配合的齿面;
所述内腔体密封且填充有润滑油。
还包括油路,所述油路设于所述传动部分内部,其第一端延伸至所述传动部分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齿面;
所述润滑油能够从所述油路的第一端进入,并流动到所述油路的第二端的齿面处,对齿面与齿条的啮合面润滑。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还包括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设于所述内腔体的内壁和所述传动部分的表面之间,将所述内腔体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油路的第一端位于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端位于第二腔体内;
所述隔离装置能够在所述齿轮轴旋转时,沿所述内腔体的内壁移动,挤压所述第一腔体的体积,使润滑油从所述第一端进入油路并流至所述第二端的齿面处。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多个聚结滤芯、滤板、单向阀、进油管、出油管;
所述过滤箱的中部竖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过滤箱分割成滤渣腔与滤水腔两部分,所述进油管将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滤渣腔连通,所述出油管将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滤渣腔连通,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进油管以及所述出油管上,多个所述聚结滤芯平行设置于所述滤水腔内部,所述进油管依次通过多个所述聚结滤芯,多个所述滤板由上至下倾斜设置于所述滤渣腔内,所述进油管连接于所述滤渣腔一侧的上端,所述出油管连接于所述滤渣腔另一侧的下端。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还包括拉杆、接料框以及磁性棒,所述滤渣腔的顶部开设有插口,所述拉杆从所述插口插入所述滤渣腔,多个所述接料框连接于所述拉杆的侧壁,所述接料框所述滤板较低的一端连接,所述磁性棒固定于所述拉杆上,所述插口上铰接有封盖。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驱动轮、传动皮带、第一拨桨以及第二拨桨;
所述驱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齿面啮合,所述驱动轮的轴心转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于所述驱动轮上,所述第一驱动轴竖直贯穿所述转向器本体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上端,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驱动轴竖直贯穿所述过滤箱延伸至所述滤渣腔内,所述第二拨桨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下端,所述驱动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学院,未经肇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5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科技木仿生木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狭长基坑抗突涌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