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4793.2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6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樊宜冰;刘明;王晶;赵梦;李良坚;刘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9/60 | 分类号: | H10K59/60;G06V40/13;H10K50/86;H10K59/121;H10K7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及其 制作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限制出多个像素开口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同一所述像素开口区的发光单元以及指纹识别单元。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通过将指纹识别单元与发光单元设置在同一个像素开口区,使得指纹识别单元不会占据像素位置,从而不会因指纹识别单元的设置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成为主流,通常通过在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域内设置指纹识别单元,根据指纹识别单元接收到的光强的变化来实现指纹识别。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指纹识别面板,通过将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像素开口区。而随着显示面板朝着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若将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像素开口区中,会影响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若减少指纹识别单元的设置数量,则会影响指纹识别单元的灵敏度,因此难以达到较好的指纹识别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因指纹识别单元的设置导致的像素密度降低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限制出多个像素开口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同一所述像素开口区的发光单元以及指纹识别单元。
可选的,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区的中心,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区的边缘。
可选的,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区的中心,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区的边缘。
可选的,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区的一侧,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区的另一侧。
可选的,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沿远离所述基板一侧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光电转化膜层以及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发光单元的阳极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复用为所述发光单元的阴极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与阳极层之间设置有间隔。
可选的,所述间隔中设置有光电转化膜层材料或者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层材料,且所述光电转化膜层材料或者所述发光层材料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间隔中设置有不透光有机材料,且所述不透光有机材料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层的厚度。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用于遮挡外界入射光。
可选的,所述遮光层设置有指纹单元开孔以及发光单元开孔,所述指纹单元开孔与所述光电转化膜层对应设置,所述发光单元开孔与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层对应设置。
可选的,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间隔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单元的阳极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遮光层之间的封装层。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限制出多个像素开口区;
形成发光单元以及指纹识别单元,且所述发光单元以及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同一所述像素开口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4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