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班放行时隙的N点置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3614.3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1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行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5/00 | 分类号: | G08G5/00;G06F30/20;G06Q10/06;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朱鹏 |
地址: | 2011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班 行时 置换 方法 | ||
1.一种航班放行时隙的N点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时时间下,机场允许时隙变动的航班范围以及每个航班的计划起飞时刻和原时隙安排;
基于该机场航班的历史数据,拟合生成该机场航班的正点率关键影响因子数据模型;其中,所述正点率关键影响因子数据模型包括高性能区间、低性能区间和急速下降区间;
每个航班根据所述正点率关键影响因子数据模型以及各自的计划起飞时刻和原时隙安排,判断所处的性能区间,并确定航班新时隙安排的范围;其中,
若处于高性能区间,则该航班为正常起飞航班,航班新时隙安排的范围为“计划起飞时刻至计划起飞时刻+预设时间”;
若处于低性能区间,则该航班为延误起飞航班,航班新时隙安排的范围为“计划起飞时刻至原时隙安排+预设时间”;
若处于急速下降区间,则该航班为预计可能延误起飞航班,航班新时隙安排的范围为“计划起飞时刻至原时隙安排”;
对所有航班按照新时隙安排的范围进行排列组合,得到组合方案;
基于多重条件约束,检测所述组合方案中每一方案的可用性,筛选符合要求的可选组合方案;
在所述可选组合方案中,计算各方案的航班正点率;
选择航班正点率最大的方案,作为N点置换方法的时隙分配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点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点率关键影响因子数据模型的生成方法,包括:
收集机场预设时间段内的航班历史运行数据;
以航班(原时隙安排-航班计划起飞时刻)的差值为横坐标,以各差值对应的航班正点率为纵坐标,拟合生成(差值—航班正点率)曲线,得到正点率关键影响因子数据模型;其中:所述(差值—航班正点率)曲线包括三个性能区间:高性能区间、低性能区间和急速下降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N点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原时隙安排-航班计划起飞时刻)的差值的增大,航班从所述高性能区间至急速下降区间至低性能区间变化;其中,
在所述高性能区间中,纵坐标保持稳定的高数值区间,横坐标对纵坐标影响小;
在所述低性能区间中,纵坐标保持稳定的低数值区间,横坐标对纵坐标影响小;
在所述急速下降区间中,随着横坐标增加,纵坐标呈速降趋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点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有航班按照新时隙安排的范围进行排列组合时,以分钟为单位计,每增加一分钟为一种可能;其中,
正常起飞航班的可变动范围有“n1种可能”,n1=t+1,式中,t为预设时间;
延误起飞航班的可变动范围有“n2种可能”,n2=t+1+(t2-t1),式中,t为预设时间,t2为原时隙安排,t1为计划起飞时刻;
预计可能延误起飞航班的可变动范围有“n3种可能”,n3=(t2-t1)+1,式中,t2为原时隙安排,t1为计划起飞时刻;
排列组合所得的组合方案的数量N,式中,a为正常起飞航班的数量、b为延误起飞航班的数量、c为预计可能延误起飞航班的数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N点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设置为30分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点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条件约束包括空域时隙间隔要求、空域容量限制、地面保障最早完成时间、航空器地面滑行时间和“帕累托最优”原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点置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各方案的航班正点率,包括:
获取允许时隙变动的航班总数量;
计算各方案中航班正常的航班数量;
基于航班正常的航班数量和航班总数量,计算各方案的航班正点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行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行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36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