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修复环氧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0168.0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9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孙霁宇;王悦明;李雯;田丽梅;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87/00 | 分类号: | C09D187/00;C08G81/0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中玖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2219 | 代理人: | 李泉宏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环氧树脂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修复环氧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针对微胶囊自修复方法在涂层或是聚合物基体中添加微胶囊后会降低基体或涂层的机械性能的问题,发明将环氧树脂通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表面接枝氨基的环氧树脂,再将其和海藻酸钙基微胶囊与EDC反应后生成的O‑酰基异脲中间体混合,反应得到自修复的环氧树脂涂料,通过形成酰胺键使海藻酸钙基微胶囊在环氧树脂中均匀分散,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所制备的自修复的环氧树脂能够实现损伤部位的自我修复,减缓外力、环境等作用下的老化和失效问题,提高使用安全可靠性,增加材料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修复的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是有机硅的一种,因其成本低,使用简单,同硅片之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等特点,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微流控等领域的聚合物材料。
包括环氧树脂在内的聚合物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环境等作用,老化和失效问题严重,特别是在材料表面和内部不可避免会产生裂纹,使材料的性能下降、寿命缩短。若能够使聚合物材料的微裂纹自动修复,势必能够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安全可靠性。
受生物自修复特性的启发,科学家将自修复概念引入到聚合物材料中,模仿生物体损伤修复的原理,使材料产生的微裂纹自动修复。
微胶囊自修复方法是目前自修复涂层领域应用最多的方法,将含有修复剂的微胶囊预先埋植于聚合物基体或涂层中,当基体或涂层材料受到损伤时,胶囊破裂并释放修复剂,当修复剂遇到基体或涂层中的催化剂时发生交联固化反应,修复裂纹面,实现损伤部位的自我修复。
发明内容
由于目前的微胶囊自修复方法在涂层或是聚合物基体中添加微胶囊后会降低基体或涂层的机械性能,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自修复的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该问题。本发明将环氧树脂通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表面接枝氨基的环氧树脂,再将其和海藻酸钙基微胶囊与EDC反应后生成的O-酰基异脲中间体混合,反应得到自修复的环氧树脂涂料,本方法可以使海藻酸钙基微胶囊在环氧树脂中均匀分散,增加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使环氧树脂在产生微裂纹后能够自修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方案:
本发明中所述的自修复环氧树脂涂料,涂料溶质由经过氨基化改性的环氧树脂、与碳化二亚胺(EDC)反应得到的海藻酸钙基微胶囊O-酰基异脲中间体两个成分组成,
氨基化改性的环氧树脂和海藻酸钙基微胶囊O-酰基异脲中间体的质量比为1:0.5~1,涂料溶剂为乙酸乙酯和水,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1:1~1.5。
其中,经过氨基化改性的环氧树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2,2-二羟甲基丙酸(DMP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环氧树脂在以丙酮为溶剂、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为催化剂组成的体系中回流反应,反应完成后去除溶剂得到表面接枝羟基的环氧树脂;
(2)将步骤(1)获得的表面接枝羟基的环氧树脂与聚己内酯(PCL)水解产物反应生成表面修饰有羧基的环氧树脂;
(3)表面修饰有羧基的环氧树脂与氨基聚乙二醇羟基反应得到氨基化改性的环氧树脂的水溶液。
步骤(1)中2,2-二羟甲基丙酸、甲苯二异氰酸酯和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0.5-1):1.5;
步骤(2)中聚己内酯(PCL)水解产物由聚己内酯(PCL)水溶液中加热至30℃反应得到;
步骤(3)中氨基聚乙二醇羟基与表面修饰有羧基的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0.5-2)。
海藻酸钙基微胶囊O-酰基异脲中间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0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的磨粉方法
- 下一篇:具串联式冷却室的多流道气体喷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