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自由度压电惯性驱动管道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1266.1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3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邢继春;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H02N2/04;H02N2/06;A61B3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刘翠芹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度 压电 惯性 驱动 管道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自由度压电惯性驱动管道机器人,其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柔性连接板、板簧片、压电堆、支撑足、压电振子组件和压电微型注射器,柔性连接板的第一端与第一主体连接,且其第二端通过调节螺栓与板簧片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板簧片的第二端上部设有摩擦球,压电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主体和柔性连接板连接,支撑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与第一主体以及第二主体连接,且压电振子设于第一主体上,压电微型注射器设于第二主体上。本发明的管道机器人结构简单,可以在管道内实现多自由度运动,并且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间预留较大的空间用来安装执行器或传感器,可以实现在管道内的微操作和检测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自由度压电惯性驱动管道机器人。
背景技术
管道作为输送载体,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工业界和医学领域都存在许多的微小管道,如冷凝管、试管、肠道等管道结构,由于受空间狭窄等因素的限制,需要管道机器人具有小巧的体积,灵活的运动以及可靠的控制,所以对能携带探测或维修装置等执行器的微小管内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加。惯性驱动(冲击驱动和粘滑驱动)与压电驱动的结合是微小管道机器人重要的驱动方式。但是目前的惯性驱动大多都采用惯性冲击驱动,运动自由度少,并且没有空间和平台安装执行器用来进行管道机器人的执行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速度可调节、在管道内既可以前进后退,又可以旋转作业,且安装有末端执行器的管道机器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自由度压电惯性驱动管道机器人,其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柔性连接板、板簧片、压电堆、支撑足、压电振子组件和压电微型注射器,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通孔、柔性连接板安装槽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中间部,且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面对称设有所述柔性连接板安装槽,所述第一主体外侧弧面上对称设有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二通孔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第二主体的中间部,且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一端面对称设有所述第二凹槽;所述柔性连接板呈L型结构,且所述柔性连接板的第一端设于所述柔性连接板安装槽中,所述柔性连接板的第二端通过调节螺栓与所述板簧片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板簧片的第二端上部设有摩擦球,所述压电堆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二凹槽中,且所述压电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柔性连接板的柔性连接板凹槽中,所述支撑足呈弯曲结构状,且所述支撑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一主体以及第二主体连接,所述支撑足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凸起处均设有光滑球;所述压电振子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上,且所述压电振子包括连接轴、压电连接板、金属半圆环和压电片,所述连接轴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中,且所述连接轴的两侧对称设有所述压电连接板,所述压电连接板的第一端设有所述金属半圆环,所述压电片包括四个压电片,且四个所述压电片均设于所述压电连接板上;以及所述压电微型注射器设于所述第二主体上,且所述压电微型注射器包括压电叠堆陶瓷封装部件、第一减震部件、第二减震部件和注射针,所述压电叠堆陶瓷封装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中,且所述第一减震部件设于所述压电叠堆陶瓷封装部件上,所述第二减震部件设于所述第一减震部件上,且所述注射针设于所述第二减震部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的外侧弧面均布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孔,且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主体的外侧弧面均布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板的第二端设有柔性连接孔,所述板簧片的第一端设有板簧片连接孔,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板簧片连接孔与所述柔性连接孔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足连接孔和第二支撑足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支撑足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支撑足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1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