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磨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9330.2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1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李悦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2 | 分类号: | C22C33/02;C22C38/10;C22C38/14;C22C38/08;C22C38/02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金福坤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磨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所述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石墨为1‑2%,钴粉为4.5‑4.8%,钛粉0.5‑1%,镁粉为1.2‑3%,硅粉为1.5‑1.9%,锆粉为0.1‑1.1%,锶粉为2‑2.5%,铪粉为0.3‑0.7%,镍粉0.2‑0.6%,助剂为5‑10%,余量为铁粉。该方法制得的高耐磨铁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良好的耐磨性能,不仅能满足使用需求,且该方法极大缩短了工艺时间,简化了工艺流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复合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耐磨铁基复 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铁基复合材料由于成本低、性能高,可根据不同需要改变增强相 和基体组织,是目前发展较快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传统的复合材料的 制备工艺较多,其中有铸造法、高温自蔓延法、粉末冶金法等,根据 增强相的形成方法有外加增强相法和原位合成增强相法。外加增强相 法有较大弊端,颗粒与基体的界面污染,基体与增强相的结合力较差; 颗粒在基体中分布均匀性较差,增强相的体积百分比受到限制。原位 合成增强相法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目前的铸造法不能够达到较高的体 积分数,耐磨性有限制,而粉末冶金法可以制备较高体积分数增强相 的复合材料,同时增强相是原位生成的,与基体的结合界面干净。
其中,由铁基材料制成的气门座是汽车发动机中重要零部件,在 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中,气门座与气门协调配合共同对气缸起到密封的 作用。随着汽车快速发展,气门座在工作中受到多种力(机械冲击、高 温气体的冲刷和腐烛、灰尘的磨损、冷热应力交替)的共同作用,非常容 易产生形状变化、高温烧损,甚至产生断裂。在使用的传统的耐热钢 或特种合金铸铁气门座,会利用燃烧铅汽油时,燃烧气体中的P、S所 产生的含铅化合物附在气门座的外表面,从而起到润滑、减摩的作用。 然而,由于含铅汽油在燃烧时所释放的Pb、S等物质与金属共同作用易产 生高温腐烛导致气门座被破坏,并污染环境,所以含铅汽油已基本被停 止使用。这样气门座在工作过程中就会因为没有铅化物充当润滑剂的 作用,从而减少了气门座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这样就会很容易的产 生“气门下沉”甚至失效等问题,使发动机的动力性会严重下降,发动 机的性能以及整车的质量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综上所述,采取相应的工艺制备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良好的 耐磨性能铁基成为延长气门座使用寿命的关键之一。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耐磨铁基复 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该方法制得的高耐磨铁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 耐高温性能、良好的耐磨性能,不仅能满足使用需求,且该方法极大 缩短了工艺时间,简化了工艺流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耐磨铁基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 料制成:石墨为1-2%,钴粉为4.5-4.8%,钛粉0.5-1%,镁粉为1.2-3%, 硅粉为1.5-1.9%,锆粉为0.1-1.1%,锶粉为2-2.5%,铪粉为0.3-0.7%, 镍粉0.2-0.6%,助剂为5-10%,余量为铁粉。
优选地,所述助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二硫化钼5-9份、硅油 50-60份和钛酸四丁酯10-25份。
一种高耐磨铁基的制备工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述各原料混合,加入球磨罐中进行磨球,干燥,得混合 粉末;
S2、将所述混合粉末装入石墨模具内,再将模具放置于加热设备 中,在真空度为2-20Pa条件下,以100~150℃/min的速度升温至 200-500℃,随后保温30-60s;
S3、经步骤S2后以50~100℃/min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550~ 1250℃,保温1-10min后自然冷却,得到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李悦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李悦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9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固态激光雷达及其设计方法
- 下一篇:基于设备端的智能暴恐行为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