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住宅的钢结构组合墙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1258.0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2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桂玉龙;龚艳军;向习熊;张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住宅 钢结构 组合 | ||
本申请涉及结构住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住宅的钢结构组合墙,其包括多根竖直且处于同一竖直面内的支撑管,相邻支撑管之间均有多个水平的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均通过连接件与支撑管固定;多个连接杆的端部均靠近支撑管一侧的相对两边沿处设置,处于支撑管同一边沿处的多个连接杆在竖直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分别位于支撑管相对两边沿的连接杆之间预留有铺设砖块的间隙。本申请具有便于修砌墙体,提高墙体的施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结构住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住宅的钢结构组合墙。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粗放型住宅建设模式下,住宅建设对人工依赖程度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并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住宅产业化和绿色住宅建筑的倒逼机制。同时,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未来很长时间内钢材价格将在低位徘徊。因而,多高层钢结构住宅应运而生。
现检索到一篇专利公开号为CN2031748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轻钢骨架组合墙体包括:墙体单元,的墙体单元通过小横撑钢带与支柱单元焊接,其中,的墙体单元包括安装在两根U型轻钢骨架间的两根C型轻钢骨架和两根燕尾钢骨架,横撑钢带与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的C型轻钢骨架和燕尾钢骨架垂直;的支柱单元包括焊接在方钢支柱表面的燕尾钢骨架。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钢结构组成墙体的框架后,需要堆砌砖块或者浇筑混凝土而使得墙体更完整,然而上述技术方案不易后期对墙体的施工,砖块或混凝土不易填充钢结构之间间隙,影响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修砌墙体,提高墙体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住宅的钢结构组合墙。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住宅的钢结构组合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住宅的钢结构组合墙,包括多根竖直且处于同一竖直面内的支撑管,相邻所述支撑管之间均有多个水平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均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支撑管固定;
多个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均靠近所述支撑管一侧的相对两边沿处设置,处于所述支撑管同一边沿处的多个所述连接杆在竖直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管相对两边沿的所述连接杆之间预留有铺设砖块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体施工时,有支撑管和连接杆组成墙体的基本钢骨架,且由于连接杆和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以此连接杆和支撑管组成的钢骨架整体性更好,其中由于连接杆均位于支撑管的边沿处设置,分别位于支撑管相对两边沿的连接杆之间留有间隙,而便于人工在内部修砌砖块,且砖块与支撑管以及连接杆的一体性好,砖块修砌完成后偶,由于砖块处于连接杆的内侧,砖块形成的墙体表面与支撑管形成的墙体表面之间留有距离,因此钢结构和砖块形成的墙体表面呈凹凸不平设置,便于水泥粘附,而便于在墙体的表面抹灰,方便了墙体的施工,提高了墙体的施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多个锚杆,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且所述连接板贴合于所述支撑管的一侧,多个所述锚杆均垂直穿设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且多个所述锚杆的一端均穿至所述支撑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安装时,先将连接板与连接杆固定,再将锚杆穿过连接板,且使锚杆伸至支撑管内,便于使得连接板与支撑管固定,因而便于固定连接杆和支撑管。
优选的,所述锚杆与所述连接板焊接固定,所述支撑管浇筑有混凝土,所述锚杆的一端预埋在所述混凝土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杆将连接板和支撑管固定,且锚杆由于埋设在混凝土内,而不易脱离支撑管,便于对连接板以及连接杆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锚杆于所述支撑管外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球形头,且所述锚杆于所述球形头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分别用于嵌合多个所述球形头的嵌设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形头嵌合在嵌设孔内后,便于将锚杆与连接板焊接固定,嵌设孔提供了焊接位置,便于锚杆和连接板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合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1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