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褐藻胶裂解酶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4345.3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0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惠琴;胡永华;莫坤联;谷翰杰;吴清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88;C12P19/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柳 |
地址: | 571101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褐藻 裂解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褐藻胶裂解酶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HB182678,该菌株的分类为红树林球菌属(Mangrovicoccus),该菌所产的褐藻胶裂解酶具有较广泛的pH稳定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褐藻胶裂解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上述菌株HB182678和褐藻胶裂解酶在降解褐藻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褐藻胶裂解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褐藻酸是由古罗糖醛酸(guluronic acid,G)及甘露糖醛酸(mannuronic acid,M)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线性高分子,是褐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海带、马尾藻、巨藻等褐藻细胞中。通过酶法降解制备的褐藻寡糖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促生长、增强免疫、神经保护、抗炎、抗病毒等,在食品、药品、农业、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酶解法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底物专一性强,不会产生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副产物,逐渐成为工业降解褐藻胶生产褐藻寡糖的主要手段。
褐藻胶裂解酶是多糖裂解酶的一种,可通过β-消除反应将褐藻胶降解为在非还原端具有双键的不饱和寡糖。根据底物特异性,褐藻胶裂解酶可分为G 嵌段特异性裂解酶(poly G)、M嵌段特异性裂解酶(polyM)及MG嵌段的双功能褐藻胶裂解酶(polyMG)。褐藻胶裂解酶来源广泛,已经从多种海洋动物、海洋和陆地微生物体内分离得到,海洋细菌是褐藻胶裂解酶的重要来源,如假单胞菌、黄杆菌、交替假单胞菌、弧菌、芽胞杆菌等。
目前报道的产酶细菌依然存在着酶活性较低、降解位点单一等缺陷,限制了褐藻胶裂解酶以及酶解法制备褐藻寡糖的发展。因此,筛选高效降解褐藻胶的新型菌种资源,是开发褐藻胶资源,探索高值化利用新途径的必然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及其应用。该菌株 HB182678及其发酵制得的褐藻胶裂解酶能够用于降解褐藻。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Mangrovicoccus sp.,其保藏编号为GDMCCNo.61000。
基于上述研究,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Mangrovicoccus sp.在制备褐藻胶裂解酶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Mangrovicoccus sp.在降解褐藻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Mangrovicoccus sp.发酵制得的褐藻胶裂解酶。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褐藻胶裂解酶在降解褐藻中的应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褐藻胶裂解酶的方法,采用所述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Mangrovicoccus sp.,发酵制得褐藻胶裂解酶。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菌株活化:将所述的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Mangrovicoccus sp.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于28~37℃培养24~48h,得活化的菌株;
步骤2、液体培养:将所述活化的菌株接种于液体种子培养基中,于 28~37℃、120~200r/min振荡培养12~24h,制成种子液;
步骤3、发酵培养:将所述种子液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28~37℃、 150~200r/min振荡培养24~60h,收集发酵液,离心,收集上清液得褐藻胶裂解酶的粗酶液,纯化获得褐藻胶裂解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4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