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褐藻胶裂解酶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4345.3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0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惠琴;胡永华;莫坤联;谷翰杰;吴清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88;C12P19/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柳 |
地址: | 571101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褐藻 裂解 菌株 及其 应用 | ||
1.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红树林球菌HB18267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红树林球菌HB18267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红树林球菌HB182678(
4.制备褐藻胶裂解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红树林球菌HB18267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菌株活化: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红树林球菌HB182678(
步骤2、液体培养:将所述活化的菌株接种于液体种子培养基中,于28~37℃、120~200r/min振荡培养12~24 h,制成种子液;
步骤3、发酵培养:将所述种子液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28~37℃、150~200r/min振荡培养24~60 h,收集发酵液,离心,收集上清液得褐藻胶裂解酶的粗酶液,纯化获得褐藻胶裂解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海藻酸钠3~12g/L,蛋白胨2~10 g/L,酵母粉0.5~4 g/L,氯化钠10~30 g/L,琼脂粉18~20 g/L,pH 6.5~8.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包括海藻酸钠3~12 g/L,蛋白胨2~10 g/L,酵母粉0.5~4 g/L,氯化钠10~30 g/L,pH 6.5~8.0;步骤2中所述接种为:将菌体从平板上刮下一环,接种到装有30 mL种子培养基的摇瓶中,28~37℃、150~200 r/min振荡培养,使OD600控制在0.8~1.2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海藻酸钠5~12 g/L,蛋白胨2~10 g/L,酵母粉0.5~4 g/L,氯化钠10~30 g/L,三水合磷酸氢二钾0.5~2g/L,七水合硫酸镁0.1~0.4 g/L,pH 6.5~8.0;所述种子液接种浓度为OD600=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43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