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非神经元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组合物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7347.4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9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周琪;何正泉;李玉欢;王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93 | 分类号: | C12N5/0793;C12N5/079;C12N5/077;A61K31/437;A61K31/422;A61K31/42;A61K31/421;A61K31/425;A61K31/426;A61K31/427;A61K31/415;A61K31/4164;A61P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彩和律师事务所 11688 | 代理人: | 闫桑田;郎雨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元 细胞 化为 组合 方法 | ||
一种将非神经元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组合物及方法。公开一种诱导细胞转分化的组合物,包括Myosin抑制剂,以及异噁唑类化合物和/或其衍生物。还公开一种诱导非神经元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方法,包括:将非神经元细胞置于包含Myosin抑制剂的诱导培养液中培养,然后采用包含Myosin抑制剂与异噁唑类化合物和/或其衍生物的成熟培养液培养,直到得到成熟的神经元。还公开一种所述组合物在诱导非神经元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中的用途,以及一种将受试者体内非神经元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方法,其包括给药受试者有效量的Myosin抑制剂与异噁唑类化合物和/或其衍生物。本申请方法简单,只需两种简单的小分子组合处理,不需通过特定基因过表达调控,并且在体内体外均可高效进行,从而简单、高效的实现神经元再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非神经元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组合物及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神经元和(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并出现功能障碍的疾病。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PD)、阿尔茨海默病(AD)、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亨廷顿病(HD)以及不同类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癫痫、脑卒中(又称中风)、脑损伤以及脊髓损伤等。促进神经元再生是治疗这类疾病的关键环节与重要手段。如何简单、高效的实现神经元再生一直是人们长期以来关注的热点。目前,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一些非神经元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方法。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的方法及其应用,其转化过程采用逆转录病毒系统,在人成纤维细胞中稳定高效地过表达上述的miRNA-302/367簇、miRNA-9和miRNA-124,从而调节细胞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将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细胞。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诱导成纤维细胞直接向神经细胞转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在没有外源基因的条件下通过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实现了神经细胞非谱系间的转分化。公开一种诱导成纤维细胞直接向神经细胞转化的药物组合物,主要药效成分含有VPA、CHIR-99021、RepSox、Forskolin、SP600125、Go6983和Y-27632。
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诱导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为运动神经元的方法,其选取了7种小分子药物SB431542、LDN193189、RA、bFGF、Purmorphamine、Forskolin、VPA,小分子药物通过体外对星形胶质细胞进行诱导重编程,将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诱导重编程为运动神经元。
现有技术在体外过表达转录因子可实现非神经元细胞如成纤维细胞或星形胶质细胞向神经元的转分化,但这些方法还无法实现在体内的安全应用。此外,由于化学小分子因具有细胞处理方便、通透性好、无免疫原性、便于局部或全身给药等优点,多项现有技术研究已通过多个小分子复杂组合实现了人成纤维细胞向神经元的转分化,但由于转分化效率低、小分子数目过多使得在体内的神经元转分化难以实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CN103849601B公告文本
专利文献2CN106337037A公开文本
专利文献3CN110283788A公开文本
申请内容
为了实现体内非神经元细胞向神经元的安全转分化,提高转分化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由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组合介导的高效神经元转分化的方法,将人或动物的非神经元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的方面提出了更为简便易行的途径,取得了开创性的、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诱导细胞转分化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Myosin抑制剂,
以及异噁唑类化合物和/或其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3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