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锻态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3480.2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1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申勇峰;何梦园;薛文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0/02 | 分类号: | C22C30/02;C22C32/00;C22C1/1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孙奇 |
地址: | 11016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锻态高熵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锻态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高熵合金的的化学成分由Mn、Fe、Cu、Ni和C组成,各元素的纯度为99.9%及以上,其中Mn:Fe:Ni:Cu:C的原子比依次为1:1:1:1:0.0877,所述高熵合金是将按原子比配合的原料,在电磁感应炉中充入氩气气氛保护下进行熔炼,合金浇注成方锭,之后继续锻造得到含碳锻态高熵合金。本发明采用Mn、Ni和Cu奥氏体稳定元素,实现基体为奥氏体相,同时引入间隙元素C,产生固溶强化作用,而且还与主元素形成碳化物,产生弥散强化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了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能耗小,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锻态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熵合金作为金属材料领域近年来的三大突破之一,其开拓性地打破了传统合金设计理念的思想囚笼,适当配比的高熵合金在硬度、抗压强度、耐磨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金属材料。近些年来,随着高熵合金的发展,人们对于高熵合金的界定不再局限,逐渐拓展至由四种或以上元素以等原子比或近似等原子比混合,以实现热力学上熵稳固(SSS,ideal1.36R)的固溶体相的一类合金。但其在室温下强度相对较低(铸态仅约200MPa),远远低于金属结构材料所需的强度,阻碍了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商业推广应用。
尽管传统金属中的强化方式,例如细晶强化、沉淀强化等已被应用于FCC结构高熵合金的强度提升中,但仍不可避免的出现合金塑性退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是强度-塑性平衡困境。为了在不影响塑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强度,添加合金元素,例如碳的添加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Wang等人在《Acta Materialia》,120(2016)228-239上发表的“The effectof interstitial carbon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islocationsubstructure evolution in Fe40.4Ni11.3Mn34.8Al7.5Cr6 high entropy alloys”(探究间隙碳对高熵合金力学性能和位错亚结构演变的影响)一文中,介绍了随着合金中碳的原子比逐渐增加至1.1at.%时,其强塑性均有明显提升,然而在合金中碳的原子比超过1.1at.%并没有进一步报道。
而且,针对目前高熵合金存在的室温强度低以及强塑性不平衡问题,通过适当的合金元素配比以及间隙碳元素的添加,制备出高性能的高熵合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锻态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强度锻态高熵合金,所述高强度锻态高熵合金的化学成分由Mn、Fe、Cu、Ni和C组成,其中Mn:Fe:Ni:Cu:C的原子比依次为1:1:1:1:0.0877,即合金的表达式为MnFeNiCuC0.0877。
所述锻态高熵合金为单相FCC结构;
所述锻态高熵合金组织形貌为尺寸粗大的树枝晶,枝晶上和枝晶间均弥散分布大量针状碳化物;
所述锻态高熵合金在室温下的维氏硬度为330HV,屈服强度为653MPa,抗压强度为886MPa,断裂应变为22%;
上述的高强度锻态高熵合金,作为低成本、低能耗和高强结构材料的应用。
上述的高强度锻态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选用纯度均为99.9%及以上的Mn、Fe、Ni、Cu、C粉末作为原料,首先将Mn、Fe、Cu、Ni按原子比为1:1:1:1配好,然后向其中添加0.455wt.%的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34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