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92222.2 申请日: 2020-10-13
公开(公告)号: CN112226477A 公开(公告)日: 2021-01-15
发明(设计)人: 林炎权;李秀娟;林先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太丰东方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P21/06 分类号: C12P21/06;C07K1/34;A61K8/64;A61Q19/00;A61Q19/08;A61Q19/02;A61Q17/04;A61Q7/00;A61P17/02;A61P17/00
代理公司: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代理人: 郎祺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海洋 贝类 分子 免疫 活性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取海洋贝类去壳去脏后进行清洗、打浆、匀浆,制得肉糜;S2、在经步骤S1制得的所述肉糜中加3‑6倍体积水,pH为6.4‑7.4,煮沸15‑30min,冷却至室温后先加入粗酶液,再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过程中同时进行超声处理,酶解结束后进行灭酶处理,在8000‑13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15min,上清液通过孔径为30‑55nm的滤膜进行超滤分离,收集经滤膜截留的大分子多肽液,喷雾干燥后,制得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本发明制备的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除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外,还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紫外损伤、抑制黑色素生成、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和伤口愈合、促进毛发生长等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贝类养殖大国,海洋贝类养殖产量已达年均1000万吨以上,并且数量仍在不断增长,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我国贝类除鲜销以外,贝类加工方式仍以人力为主,加工的产品以干制品和冷冻品等传统食品占主导,发展停滞在初级阶段。马氏珠母贝、翡翠贻贝、波纹巴非蛤等低值海洋贝类,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高,氨基酸含量丰富且均衡,是优质的食品蛋白源。同时,这些海洋贝类蛋白酶解物中富含多肽、低聚肽、氨基酸等功能性营养成分,能够产生一些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肽,可作为化妆品、营养食品和天然药物等的优质来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使海洋低值贝类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其经济价值,为我国海洋贝类资源的高值化发展拓宽新的渠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使海洋贝类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其经济价值,对我国海洋贝类资源的高值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海洋贝类去壳去脏后进行清洗、打浆、匀浆,制得肉糜;

S2、在经步骤S1制得的所述肉糜中加3-6倍体积水,pH为6.4-7.4,煮沸15-30min,冷却至室温后先加入粗酶液,再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过程中同时进行超声处理,酶解结束后进行灭酶处理,在8000-13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15min,上清液通过孔径为30-55nm的滤膜进行超滤分离,收集经滤膜截留的大分子多肽液,并于进风温度为180-220℃,进料速度为30-45ml/min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后,制得新型海洋贝类小分子免疫活性肽;

其中,所述粗酶液的制备过程为:取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nic22依次经种子培养基、罐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后,离心,取上清液,得粗酶液;

所述种子培养基组份如下:1%蛋白胨、1%氯化钠、0.5%酵母提取物、余量水,pH7.6-8.0;培养条件:32-35℃,150rpm,摇床培养18小时;

所述罐发酵培养基组份如下:1.6%玉米粉、0.1%MnSO4、0.08%KH2PO4、1%KCl、余量水,pH7.6-8.0;接种量:7wt%液体种子,培养条件:溶氧DO维持在40%以上,32-35℃,培养18小时。

优选地,S1中,所述海洋贝类为珍珠贝、扇贝、四角蛤和牡蛎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S1中,所述匀浆处理的搅拌速率为2000-10000rpm,时间为10-15min。

优选地,S2中,所述蛋白酶为诺维信碱性蛋白酶和诺维信风味蛋白酶的混合物,且所述诺维信碱性蛋白酶和诺维信风味蛋白酶的体积比为1-3:3-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太丰东方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太丰东方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22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