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膜装置及其覆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8793.0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9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周泓彬;胡海龙;方涛;吴荣晖;周建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9/14 | 分类号: | A23B9/14;A23B9/08;A23L25/00;A23L2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郑汝珍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原料处理系统(1)和气相系统(2),所述的原料处理系统(1)包括带有输出管道(3)的处理室(4)、设置在处理室(4)内部的旋转式原料处理台(5)以及设置在旋转式原料处理台(5)下方的均流室(6),所述的气相系统(2)包括反应室(7)和加热器(8),所述的反应室(7)设置在加热器(8)内部,所述的反应室(7)通过一条气体交流管路(9)与均流室(6)连通,所述的反应室(7)通过一气体配置管路(10)连通外部气体(11);所述的旋转式原料处理台(5)包括驱动电机(12)、旋转滚轮(13)和旋转导板(14),所述的旋转导板(14)通过旋转滚轮(13)与处理室(4)内壁转动连接并通过驱动电机(12)带动做旋转运动;所述的旋转导板(14)上均布有若干通气孔(15)和竖直搅拌导流棒(16);所述的均流室(6)上均布有若干气孔(17);所述的处理室(4)和反应室(7)的内壁为耐高温陶瓷材料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室(7)上设置有用于替换气体的排气阀(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交流管路(9)上设置有自动控制阀(19),所述的气体交流管路(9)外部设置有冷却水循环装置(24);所述的气体配置管路(10)上设置的自动切换阀(20);所述的加热器(8)为电阻加热器,所述的加热器(8)上设置有温度自控制装置(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气体(11)包括空气(22)和反应原料气体(23),所述的反应原料气体(23)为辛酸以及甘油的混合物,辛酸以及甘油质量比为1:1。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装置进行覆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关闭覆膜装置所有管道阀门;
步骤2)启动加热器,使加热器预热至50-60℃;
步骤3)将交联剂浸润后的待处理坚果种籽放入旋转式原料处理台上;
步骤4)通过气体配置管路向反应室内部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同时打开气体交流管道以及输出管道,启动旋转式原料处理台使其处于旋转状态,持续通入空气使待处理坚果种籽进行烘干处理;
步骤5)关闭气体交流管道和加热器;
步骤6)打开反应室上的排气阀,通过气体配置管路向反应室内部输送反应原料气体,直至将反应室内部的空气替换成反应原料气体,关闭排气阀;启动加热器预热至规定的反应的原材料气体反应温度;然后将气体在气体交流管路中冷却至80-90℃;
步骤7)同时开启气体配置管路、气体交流管道和输出管道,通过气体配置管路向反应室通入空气,此时反应室内部的反应原料气体被空气向均流室推进;反应原料气体通过均流室将气体均匀喷向旋转式原料处理台并通过其上的通气孔喷到待处理坚果种籽表面,旋转式原料处理台旋转带动待处理坚果种籽滚动,使其表面完成均匀覆膜;输出管道同时向外排气;
步骤8)待覆膜完成后,关闭加热器,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覆膜后坚果种籽,关闭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覆膜装置进行覆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交联剂采用柠檬酸钠,柠檬酸钠为坚果总质量的0.2-0.4%;交联剂在坚果的表面形成交联点以吸附气体并形成质地均一的网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覆膜装置进行覆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通入的反应原料气体为辛酸以及甘油的混合物,辛酸和甘油物质的质量比为1:1 ,每次加入的甘油质量为坚果总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260-300℃,反应时间在8-9小时,覆膜时间在2-3小时,且可循环通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覆膜装置进行覆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通入空气的一段时间由坚果本身初始含水量决定,含水量在15%-20%,需要通入空气的烘干时间为72-96小时;含水量在20-25%,时间为96-108小时;含水量在25-30%,时间为108-132小时;含水量≥30%,时间为≥16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87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弹棒材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分子复合材料生产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