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浮列车导向系统的干扰自适应主动抑制方法及相关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2510.1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8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龙志强;胡永攀;翟明达;左志超;李晓龙;苗欣;江守亮;刘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3/06 | 分类号: | B60L13/06;B61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翠香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导向 系统 干扰 自适应 主动 抑制 方法 相关 组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浮列车导向系统的干扰自适应主动抑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导向系统的轨道间隙;获取当前导向系统的工作电流;确定所述工作电流的电流变化率;根据所述工作电流和所述电流变化率,通过预设模糊控制规则确定对应的控制器参数;利用所述控制器参数、所述轨道间隙和运行速度,确定计算电流;在当前导向系统施加所述计算电流。本申请通过预设模糊控制规则,选择控制器参数,进而确定导向系统的计算电流,该计算电流的变化范围较大,满足消除涡流效应或外界干扰的影响时对大电流的需求,实现了针对外界干扰的自适应主动抑制。相应的,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磁浮列车导向系统的干扰自适应主动抑制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浮列车导向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浮列车导向系统的干扰自适应主动抑制方法及相关组件。
背景技术
当前,现有高、中速磁浮列车导向系统在设计控制器时没有充分考虑端部涡流的影响,在较高的行驶速度和过弯时存在导向力和导向刚度不足的问题。具体的,端部涡流斥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会引起导向力显著的下降,导向电磁铁中需要补偿较大的电流值;在过弯时,电磁铁需要增加较大的电流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而现有导向控制器设计中存在电磁铁工作电流变化范围小,无法克服较大的外界干扰,实现大电流补偿,同时,导向控制器的参数也不能随速度的变化进行调节,因此无法通过控制器的调节克服涡流效应对导向系统的影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浮列车导向系统的干扰自适应主动抑制方法及相关组件。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磁浮列车导向系统的干扰自适应主动抑制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导向系统的轨道间隙;
获取当前导向系统的工作电流;
确定所述工作电流的电流变化率;
根据所述工作电流和所述电流变化率,通过预设模糊控制规则确定对应的控制器参数;
利用所述控制器参数、所述轨道间隙和运行速度,确定计算电流;
在当前导向系统施加所述计算电流。
优选的,所述利用所述控制器参数、所述轨道间隙和运行速度,确定计算电流的过程包括:
利用所述控制器参数与所述轨道间隙,确定第一电流;
根据当前导向系统的运行速度,确定对应所述运行速度的反馈电流;
对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反馈电流作差,得到所述计算电流。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工作电流和所述电流变化率,通过预设模糊控制规则确定对应的控制器参数的过程包括:
根据所述轨道间隙、所述工作电流和所述电流变化率,通过预设模糊控制规则确定对应的控制器参数。
优选的,所述在当前导向系统施加所述计算电流的过程包括:
对参考电流和所述计算电流作差,得到动作电流;
在当前导向系统施加所述动作电流。
优选的,每组所述控制器参数对应不同的工作电流区间。
优选的,所述导向系统的导向电磁铁组中,端部电磁铁的长度为其他电磁铁的N倍,N1。
优选的,所述导向系统的导向电磁铁组为八磁极电磁铁组。
相应的,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磁浮列车导向系统的干扰自适应主动抑制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导向系统的轨道间隙,还用于获取当前导向系统的工作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2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