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模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56460.8 申请日: 2020-09-30
公开(公告)号: CN112064676A 公开(公告)日: 2020-12-11
发明(设计)人: 庞有源;孙娜;伍晓波;吴文谷;幸化兵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2D29/045 分类号: E02D29/045;H02G9/02
代理公司: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代理人: 付金星
地址: 400042***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移动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移动模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模架系统加工制作

根据现场及施工条件,采用框架式模架,长度宜控制在8~12米,模架框架底部安装行走轮,便于走行;模架墙面板及底模应加工成一体式,即“L型”,以便于安装、拆卸,并有效提高模板的整体刚度;沟槽墙面板利用模架框架采用悬挂方式;沟槽中隔定位器通过其横梁上的卡槽将“L型”模板上边沿定位,其定位器立柱将“L型”模板下边沿定位,方便易安装;沟槽外边模通过模架上的丝杆和定位器横梁上的卡槽联合定位,保证其竖直度;

S2:接触面处理

根据模架长度,一次凿毛并清洗1~2个循环长度接触面,确保新鲜混凝土面在75%以上,衬砌与沟槽接触面也要凿毛,确保与衬砌面结合良好,避免沟槽滑动和移位;

S3:排水盲管安装

通过测量定位,将Φ107纵向打孔波纹管和Φ50环向打孔波纹管引出至沟槽内设计位置,端头采用土工布及扎丝绑紧封闭,并安装定位钢筋固定管位;

S4:钢筋绑扎安装

按照设计安装沟槽边墙钢筋,注意顶部纵向接地钢筋的焊接质量,确保接地效果,若沟槽位于接地极段,须预先按照接地要求连接接地钢筋至设计位置;

S5:模架移动定位

沟槽模架在上一循环脱模后,收起模板系统,采用装载机或卷扬机牵引,慢行至下一循环设计位置,移动过程,注意调整模架位置,确保模架外侧距沟槽外边墙距离保持在40±10cm处;通过悬吊模板的丝杆将模板横向移动至设计平面位置,再通过拧动丝杆上的螺帽调节模板标高至设计标高;安装中隔定位器,拧紧定位螺栓;通过定位器上微调螺栓精确调整和控制模板位置;

S6:预埋管件安装固定

调整Φ107纵向打孔波纹管和Φ50环向打孔波纹管位置,使其密贴模板面;通过模板上预留的孔洞安装沟槽身Φ20横向排水管和边墙内Φ100PVC横向排水管;若沟槽位于接地极段,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接地端子;

S7:模架整体加固及封堵

为加强模架在浇筑砼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可在模架外侧的找平层混凝土面植入钢筋和安装斜撑加固;安装整体封端钢模,确保边墙纵向钢筋和沟槽端头止水胶条凹槽的预留;涂刷脱模剂,检查、报验,准备灌注混凝土。

S8:一次性整体浇筑混凝土

由于沟槽断面小,为避免砼污染模架,不能直接用罐车入模,将薄钢板边沿结合沟槽位置制成“凸凹型”溜槽,便于引导混凝土入模,使各个沟槽内砼灌注均匀对称,保证模内混凝土面均匀上升;混凝土分层、对称浇筑,一次成型,坍落度宜控制在14~16cm之间;浇筑过程不宜过快,避免模架上浮;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或附着式振动器捣固,不得触及钢筋、排水管、接地端子预埋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模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之前,做好施工准备,以便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且施工准备为:

(1)、人员组织准备

组织人员认真学习规范,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的质量要求以及施工中的监控内容;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及专业施工队组,并完成各级审核、审批程序;

(2)、技术准备

a.组织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内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质量和工期措施;

b.根据施工图纸结合单位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制定出整体移动式模板加工的具体操作方案,并提出材料计划;

c.组织技术人员和技工对图纸、相关规范和图集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各细部做法;

(3)、场地准备

a.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洁,清除积垢、灰尘、油污和杂物,拆除障碍物;

b.了解施工现场周边建筑状况,施工过程中避免影响临近建筑安全;

(4)、材料机具准备

a.合理选择机械,保证使用功能齐全;对施工机械和检测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机具设备工作状态良好;

b.使用的材料除应有质量证明书外,还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做出的复检证明,符合标准后方使用;

c.材料进入现场后应对各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数量进行核对,并在指定场所堆放保管,以便于后续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64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