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防撞组件、防撞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5061.X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2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路;王振飞;陈婷;成元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采埃孚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0 | 分类号: | B60R19/20;B60R19/48;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夏彬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组件 控制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防撞组件、防撞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车辆防撞组件位于车辆的车身前侧或后侧,包括:保险杠,位于车身的面板内侧,且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两组空气弹簧,分别位于所述保险杠的两端内侧,所述空气弹簧沿车身纵向方向可伸缩;以及两个阻尼器,所述两组空气弹簧分别通过所述两个阻尼器与车辆的车架纵梁相连接。本发明使用空气弹簧可以很好地缓冲碰撞中产生的能量,可以同时保护受到碰撞的双方;并且,所述空气弹簧相比于现有的吸能盒可以吸收更多的能量,在低速碰撞时不会造成损坏,可以实现重复利用,而无需每次碰撞吸能后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防撞组件、防撞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的车辆防撞结构中,一般采用吸能盒来实现碰撞能量的吸收。吸能盒的设计特点为利用材料变形吸收能量。在碰撞(即使是低速碰撞)后很容易损坏,需要完全更换。同时,由于吸能盒的物理结构的限制,在碰撞中可以吸收的能量有限。并且,吸能盒无法根据不同的碰撞情况来保护车辆,无法很好地适用于各种碰撞场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车辆防撞组件、防撞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在保险杠的内部设置空气弹簧,能够吸收更多碰撞能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防撞组件,位于车辆的车身前侧或后侧,所述防撞组件包括:
保险杠,位于车身的面板内侧,且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
两组空气弹簧,分别位于所述保险杠的两端内侧,所述空气弹簧沿车身纵向方向可伸缩;以及
两个阻尼器,所述两组空气弹簧分别通过所述两个阻尼器与车辆的车架纵梁相连接,所述空气弹簧和所对应的阻尼器沿车身纵向方向排列。
可选地,所述防撞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吸能盒,所述吸能盒设置于所述保险杠与车身纵梁之间,且与所述空气弹簧并排设置。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撞组件也可以不包括吸能盒。
可选地,所述空气弹簧的出气口设置有泄气阀组,所述防撞组件还包括:
高压储气瓶,所述高压储气瓶的出气口通过空气弹簧控制阀组与所述空气弹簧的进气口相连通;
空压机,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通过储气瓶控制阀组与所述高压储气瓶的进气口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空压机设置于车身的中部位置,所述高压储气瓶设置于车身的侧面。
可选地,所述防撞组件还包括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出气口与所述空压机的进气口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防撞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泄气阀组、所述空气弹簧控制阀组和所述储气瓶控制阀组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防撞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的车身姿态监测单元和障碍物监测单元,所述障碍物监测单元设置于车身前方。
可选地,所述车身姿态监测单元包括速度传感器、横摆速度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
所述障碍物监测单元包括雷达和摄像头。
可选地,所述防撞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的碰撞传感器,所述碰撞传感器设置于车身前方。
可选地,所述防撞组件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采埃孚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采埃孚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50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进盖板结构的电坐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