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控制电路、散热背夹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8960.7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7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盈瑞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H04M1/21;H05K7/20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单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控制电路 移动 终端 | ||
1.一种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PMOS管Q1、NMOS管Q2、PMOS管Q3、NMOS管Q4、NMOS管Q5,其中,所述PMOS管Q1的源极和栅极之间并联电阻R1,所述PMOS管Q1的栅极连接至电源芯片的控制端,所述NMOS管Q2的源极连接至风扇的正极,所述NMOS管Q2的漏极接地,所述NMOS管Q2的栅极连接至所述控制端,所述NMOS管Q2的源极连接至所述电源芯片的电源端,所述NMOS管Q2的栅极连接至所述NMOS管Q5的栅极,所述PMOS管Q3的漏极和所述NMOS管Q4的源极连接至所述风扇的负极,所述NMOS管Q4的漏极接地,所述NMOS管Q5的栅极连接至所述控制端,所述NMOS管Q5的漏极接地,所述NMOS管Q5的源极分别连接至所述PMOS管Q3的栅极和所述NMOS管Q4的栅极,所述NMOS管Q5的源极通过上拉电阻R2连接至所述电源端;
若所述控制端输出低电平,则所述PMOS管Q1的栅极为低电平,所述PMOS管Q1工作在导通状态,所述电源端通过所述PMOS管Q1向所述正极输出,所述NMOS管Q2的栅极为低电平,所述NMOS管Q2工作在截止状态,所述正极的电源电压由所述电源端提供;所述NMOS管Q5的源极被所述上拉电阻R2拉高至所述电源端,所述PMOS管Q3的栅极为高电平,所述PMOS管Q3工作在截止状态,所述电源端不再通过所述PMOS管Q3向所述正极输出;所述NMOS管Q4的栅极为高电平,所述NMOS管Q4工作在导通状态,所述负极的电源电压为接地电压;
若所述控制端输出高电平,则所述PMOS管Q1的栅极为高电平,所述PMOS管Q1工作在截止状态,所述电源端不再通过所述PMOS管Q1向所述正极输出;所述NMOS管Q2的栅极为高电平,所述NMOS管Q2工作在导通状态,所述正极的电源电压为接地电压;所述NMOS管Q5的栅极为高电平,所述NMOS管Q5工作在导通状态,所述NMOS管Q5的源极为低电平,所述PMOS管Q3的栅极为低电平,所述PMOS管Q3工作在导通状态,所述电源端通过所述PMOS管Q3向所述负极输出;所述NMOS管Q4的栅极为低电平,所述NMOS管Q4工作在截止状态,所述负极的电源电压由所述电源端提供。
2.一种散热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背夹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控制电路。
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盈瑞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盈瑞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89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污水处理用分段过滤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叶片式阻流体压电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