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樱桃花色苷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0688.8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9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威;刘志伟;张旭武;朱瑞艳;李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7/065 | 分类号: | C07H17/065;C07H1/08;C09B61/00;C09B67/54;C09B67/02;A23L33/105;A23P10/3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樱桃 花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樱桃花色苷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制造领域,樱桃果实中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其中花色苷的含量较高,具有极高的保健功效。本发明首先将海藻酸钠与樱桃花色苷以一定比例混合,制备纳米脂质体的水相,目的是利用海藻酸钠保护花色苷的结构稳定;然后利用大豆卵磷脂和豆甾醇通过旋蒸制备脂质体的膜材,再通过薄膜水化法将樱桃花色苷‑海藻酸钠溶液包载入脂质体的水相中,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最后在纳米脂质体的表面修饰上壳聚糖以避免脂质体团聚和被体内快速清除,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整个制备过程使用的原料全部符合国家的食品法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樱桃花色苷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樱桃是营养和风味俱佳的果品,富含花色苷、槲皮素、褪黑激素、没食子酸、紫苏醇等重要的天然保健成分。樱桃果肉的红色来源于花色苷的类黄酮化合物,其中花色苷的抗氧化功效显著高于维生素C,是维生素E的4倍。在150余种植物来源的类黄酮化合物中,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是最强的。花色苷对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等均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可防止大分子物质的氧化损伤,同时能激活抗氧化防御体系,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酶等的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花色苷能使夜间视力增强,在弱光条件下使视力提早适应,可用于夜盲症和糖尿病视网膜症的治疗。同时,基于花色苷对毛细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可用于健康人眼睛疲劳的改善作用。樱桃是花色苷最丰富的来源之一。深红色樱桃品种的花色苷含量一般在80~300mg/100g。花色苷溶于水,性质很不稳定,pH值、氧浓度、酶、金属离子、温度和光照等条件均会影响其活性。其颜色也随着pH的变化而改变,酸性条件下为红色,中性为紫色,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加工也会使樱桃中的花色苷降解,冷冻贮藏6个月后花色苷损失50%以上。
由于花色苷的稳定性很差,极易被氧化,使得花色苷的开发和应用受到限制,同时大部分活性成分在体内的清除速度极快,大约99%的活性成分很快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导致其生物利用率很低。因此将樱桃花色苷进行保护和包载后可以保持其生物活性,还能够延长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提高其利用率。目前急需开发一种新技术能够使樱桃花色苷稳定保存。研究发现纳米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剂型可以提高传统药物的治疗效果,实现药物缓释效果。然而制备纳米药物所用的原料并不适合于食品领域的要求。因此需要开发出在食品领域中可应用的纳米化新剂型。
发明内容及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樱桃花色苷性质稳定、生物利用度高可长期保持其活性的新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法为:
一种纳米樱桃花色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樱桃花色苷-海藻酸钠水溶液:从大樱桃中提取得到樱桃花色苷粉,将海藻酸钠与提取到的樱桃花色苷粉溶于水溶液中;
(2)将大豆卵磷脂:植物甾醇:PEG2000按照质量比8~10:1~2:1的比例溶解于无水乙醇中,经旋转蒸发仪上减压蒸发,使梨形瓶上形成一层均匀的脂相薄膜;将樱桃花色苷-海藻酸钠水溶液加入到梨形瓶中,旋转水化,形成多室的脂质体悬液;冰浴下超声均质脂质体悬液,形成单室樱桃花色苷脂质体;
(3)壳聚糖修饰樱桃花色苷脂质体,将壳聚糖溶解在0.1~0.3%的醋酸溶液中,将制备的樱桃花色苷脂质体滴入壳聚糖溶液,樱桃花色苷脂质体与壳聚糖溶液体积比为1~3:1,温和搅拌,得到壳聚糖修饰的樱桃花色苷脂质体;
(4)低温保存待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4)将樱桃花色苷脂质体溶液在4~-20℃保存待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4)中将樱桃花色苷脂质体溶液通过低温干燥制得樱桃花色苷脂质体固体粉,4~-20℃保存待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1)中樱桃花色苷-海藻酸钠水溶液中海藻酸钠质量百分含量为0.2~1.0%,樱桃花色苷的浓度为8~15m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06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云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