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轮用的搬运装置及其搬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9729.1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4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龙;吴春寒;沈锋;郑为;薛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科技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0 | 分类号: | B66F7/00;B66F7/28;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地址: | 226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轮 搬运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叶轮用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搬运框架、叶片搬运机构、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托举装置;所述搬运框架为水平放置的中空长方体框架结构,且在其内部还上下平行依次间隔设有四个水平横向设置的叶片搬运机构;在四个所述叶片搬运机构的根部靠轮毂处前后两侧还竖直对称设有第一支柱,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柱分别与所述搬运框架的前后两侧面共面设置,并整体成型;在四个所述叶片搬运机构的端部靠受力点处前后两侧还竖直对称设有第二支柱,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柱分别与所述搬运框架的前后两侧面共面设置,并整体成型;在每一所述第二支柱的左右两侧还分别竖直间隔设有数个第三支柱,且每一所述第三支柱分别与所述搬运框架的前后两侧面共面设置,并整体成型;在每一所述第一支柱的内侧面还竖直贴合焊接设有第一齿条,且在每一所述第二支柱的内侧面还竖直贴合焊接设有第二齿条,每一所述第一齿条的齿面以及第二齿条的齿面均朝对应所述叶片搬运机构的方向设置,且每一所述叶片搬运机构分别通过与对应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的啮合配合在所述搬运框架的内部做竖直上下运动;在每一所述第三支柱的内侧面相对于每一所述叶片搬运机构的水平位置处还分别垂直设有托举装置,每一所述托举装置均朝对应所述叶片搬运机构的方向做水平纵向运动,并分别对对应所述叶片搬运机构进行托举支撑;
每一所述叶片搬运机构均包括叶片、第一吊装支架、第二吊装支架和数个环抱装置;每一所述叶片均水平横向设置,且在其根部靠轮毂处还水平套接设有第一吊装支架,并在其端部靠受力点处还水平套接设有第二吊装支架;每一所述第一吊装支架的下表面以及每一所述第二吊装支架的下表面均设于同一水平面,且每一所述叶片分别水平支承在对应所述第一吊装支架以及第二吊装支架内,通过第一吊装支架与对应第一齿条的啮合配合、以及第二吊装支架与对应第二齿条的啮合配合,每一所述叶片搬运机构分别在所述搬运框架的内部做竖直上下运动,再分别通过第一吊装支架以及第二吊装支架对最上面一个所述叶片搬运机构进行吊装搬运作业;在每一所述叶片上沿其长度方向还依次间隔水平套接设有数个环抱装置,每一所述环抱装置的设置位置均与对应所述托举装置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且每一所述叶片搬运机构分别通过环抱装置支承在所述搬运框架的对应托举装置上;
每一所述第一吊装支架均包括第一减震装置、第一螺纹杆、第一压板和锁紧螺母;每一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均水平设置,且在其上表面的四个直角处还竖直焊接设有第一螺纹杆,四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围成的四边形区域与对应所述叶片根部靠轮毂处的外表面区域相匹配,且每一所述叶片均水平放置在对应所述第一减震装置的上表面,并分别将其根部靠轮毂处放置在四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围成的四边形区域内;在每一所述叶片的上表面还水平设有第一压板,且每一所述第一压板的设置位置均与四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每一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上端均竖直向上贯穿对应所述第一压板的上表面,且分别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并将每一所述第一压板抵紧贴合在对应所述叶片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轮用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均包括第一减震框、第三压板、第一支撑杆、第一底板、第一减震弹簧、第一固定板和第三螺纹杆;每一所述第一减震框均为水平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左右两侧偏上位置还水平对称焊接设有第一固定板,每一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均与对应所述第一减震框的上表面共面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下端均焊接在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表面的对应位置处;在靠轮毂一侧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下表面还前后对称竖直设有第三螺纹杆,且每一所述第三螺纹杆的设置位置均与对应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在每一所述第一减震框的内部中间位置还水平设有第三压板,每一所述第三压板均为与对应所述第一减震框内部相匹配的长方形结构,且其两端分别抵紧贴合在对应所述第一减震框的内侧壁上;在每一所述第三压板的上表面呈矩阵还均布间隔竖直设有数个第一减震弹簧,每一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上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一减震框的内顶面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三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每一所述第三压板的下表面四个直角处还竖直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每一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均与对应所述第三压板固定连接,且其下端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对应所述第一减震框的下表面,每一所述第一支撑杆均与对应所述第一减震框上下滑动连接,且其下端分别与水平设置的对应所述第一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科技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天科技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97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