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2002.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7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杜乐;尹艺霏;聂波;苏学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14 | 分类号: | B61D17/14;B61D2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车辆 顶板 风道 集成 模块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包括内装顶板结构、风道结构、保温隔热层,所述内装顶板结构包括设置在两侧下部的送风结构和两侧上部用于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吊装于车体顶部的顶板型材,所述风道结构包括倒U型风道壳体、风道壳体内沿车体方向的隔板和两端的密封圈,风道壳体和隔板下侧与内装顶板结构固定连接,隔板将风道壳体与内装顶板围成的空间分为多个送风腔,两侧隔板、风道壳体设置在所述内装顶板结构的送风结构两侧,形成两侧的送风腔,中间的送风腔向车厢端部送风,所述保温隔热层与风道壳体外侧固定连接。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为一体,消除装配带来的风道密封不严问题,减少了装配工序,并减轻了车体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城市轨道车辆内装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结构为分体结构,由于分体结构需要单独考虑各部件结构强度,导致内装顶板与风道的重量很难进一步降低,不能满足地铁车辆内饰轻量化设计的需求。并且现有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结构还存在装配精度不足的问题,受结构约束使得顶板与风道之间的理论间隙很难保证,进而造成风道送风口与通风格栅入风口之间的密封无法满足要求,最终导致客室新风量不足的问题。
同时,现有地铁车辆在装配阶段需要设置风道、内装顶板两道安装工序。首先安装风道后安装内装顶板,而且每道工序都需要单独的定位调整,存在安装过程繁琐、装配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设计结构,该结构将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为一体,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即提高了内装顶板结构强度又降低了内装顶板与风道的总重量,从根本上解决了内装顶板与风道之间接口间隙难以保证及密封不严的问题,同时,又减少了地铁车辆的装配工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车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包括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倒U型风道壳体、风道壳体内沿车体方向的隔板和两端的密封圈,风道壳体和隔板下侧与内装顶板结构固定连接,隔板将风道壳体与内装顶板结构围成的空间分为多个送风腔,两侧隔板、风道壳体设置在所述内装顶板结构的送风结构两侧,形成两侧的送风腔,中间的送风腔向车厢端部送风。还包括内装顶板结构、保温隔热层、蜂窝状通风板、烟雾探头套筒、水雾探头套筒和烟雾探头及摄像头集成模块外壳。所述内装顶板结构包括顶板、顶板主横梁、设置在两侧下部的送风结构和两侧上部用于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吊装于车体顶部的顶板型材,顶板主横梁两端连接在两侧的顶板型材上形成框架结构。所述顶板型材下侧固定连接所述送风结构外侧上表面,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送风结构外侧翻边和所述框架结构之间,所述框架结构上侧固定连接风道底板。所述保温隔热层与风道壳体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蜂窝状通风板设置在所述两侧送风腔内,与送风方向垂直,上侧和外侧与风道两侧的转角处连接,蜂窝状通风板安装在风道底板和风道壳体间起支撑作用。所述烟雾探头套筒和水雾探头套筒设置在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的一端,所述烟雾探头及摄像头集成模块外壳设置在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模块结构的另一端,烟雾探头套筒和水雾探头套筒、烟雾探头及摄像头集成模块外壳上侧和下侧分别连接风道壳体和风道底板,烟雾探头和水雾探头用于探测车厢内的烟雾和水雾情况,超过设定值进行报警,摄像头用于实时记录车厢内的状况。将内装顶板与风道集成为一体,消除装配带来的风道密封不严问题,减少了装配工序,并减轻了车体重量。
所述内装顶板结构还包括顶板、主横梁、顶板型材,顶板格栅、通风板,所述顶板格栅上侧凹槽内固定连接通风板,顶板格栅凹槽两侧设有倾斜通向车内的通风孔,主横梁两端连接在两侧的顶板型材上形成框架结构,所述顶板型材下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格栅上侧凹槽的外侧,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格栅翻边和所述框架结构之间,顶板端部上侧设置挡缝条,所述框架结构上侧固定连接风道底板。
所述风道底板在所述顶板主横梁连接位置设有凹槽,风道底板与顶板和顶板主横梁贴合固定连接。风道底板下部支撑牢固,可以采用薄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多波段交叉线阵激光三维扫描系统
- 下一篇:一种煤的半镜质组分富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