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铜用酸性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9567.1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4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斌;官金;郭艳红;詹益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5/06 | 分类号: | C23G5/06;C25D5/34;C25D5/36;C25D5/4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张帅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铜 酸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铜用酸性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电镀铜用酸性除油剂,包含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草酸120~160g/L,柠檬酸30~50g/L,水杨酸钾10~50g/L,硫酸钠8~20g/L,表面活性剂6~10g/L,乳化稳定剂2~5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3g/L。本发明提供的电镀铜用酸性除油剂易于水洗;能快速去电镀基材表面的指印、油渍及氧化物,除油率高、防锈性能好,对金属基材的腐蚀性能小,能有效提升镀层结合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铜用酸性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镀铜是在电镀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预镀层,包括锡焊件、铅锡合金、锌压铸件在镀镍、金、银之前都要镀铜,用于改善镀层结合力。基材是金属表面处理的主体,基材的质量与最终产品的性能密切相关。为防止基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基体表面一般都会有一层油脂来保护。如果这些油脂不除净,在电镀时不仅会污染镀液,使镀液失去平衡与稳定性,还会使镀层和基体的结合不牢固,使镀层出现瑕疵,如针孔、毛刺、起泡、起皮等缺陷,使电镀层的平整程度、结合力、抗腐蚀能力等受到影响,甚至沉积不连续、疏松,乃至镀层剥落,使其丧失实际使用价值,影响产品电镀质量。因此,电镀加工前基材表面的油脂必须清洗干净。
在现有技术中,多是采用化学除油--除锈--阴极电解除油--阳极电解除油,不仅步骤繁琐,使待电镀部件在多个设备间进行转换,而且前处理过程中用到为水系除油过程,产生排水造成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更为重要的一点,在化学处理过程中,往往是利用热碱溶液对油脂的皂化和乳化作用,将零件表面油脂除去的过程。其中皂化作用除去可皂化油,乳化作用除去不可皂化油(如矿物油、防锈油等)。化学除油剂为碱性溶液,且其乳化能力较弱,油脂清洗不彻底,为加大除油的速度,提高除油效果,一般采用较高的温度(70℃),此法增加能耗且挥发的碱性物质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并污染环境。
中国专利申请CN105671568A公开了一种OSP酸性除油剂由重量g/L数的以下组分组成:柠檬酸200-300g/L,聚氯乙烯辛烷基酚醚2-5g/L,甲酸盐100-200g/L,二异戊基胺3-8g/L,聚氧丙烯甘油醚1-2g/L,水600-800g/L。该发明的油污清洗效率高,清洗时间短,效果好,常温下一分钟内能将PCB表面的油污、指印、氧化膜等清除98%以上;残留少,能避免对板面造成离子污染;但是其稳定性不高,导致活化处理效率不高,除锈和去除氧化物不彻底,仍然有不溶物附着在处理后的基材表面,清洗力较差,引起随后电镀处理的膜层结合强度不高的缺点。
中国专利申请CN105671568A公开了一种OSP酸性除油剂,由重量份数的以下组分组成:柠檬酸200-300份,聚氯乙烯辛烷基酚醚2-5份,甲酸盐100-200份,二异戊基胺3-8份,聚氧丙烯甘油醚1-2份,去离子水600-800份。该发明油污清洗效率高,效果好,但是乳化作用导致除油效果不佳,除油剂使用周期长而且稳定性能较差,长时间放置后易出现分层等现象。
因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酸性除油剂,能快速去电镀基材表面的指印、油渍及氧化物,对金属基材的腐蚀性能小,能有效提升镀层结合力的酸性除油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铜用酸性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电镀铜用酸性除油剂易于水洗;能快速去电镀基材表面的指印、油渍及氧化物,除油率高、防锈性能好,对金属基材的腐蚀性能小,能有效提升镀层结合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镀铜用酸性除油剂,包含如下质量浓度的组分:草酸120~160g/L,柠檬酸30~50g/L,水杨酸钾10~50g/L,硫酸钠8~20g/L,表面活性剂6~10g/L,乳化稳定剂2~5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3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95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纳米热稳定剂母粒的生产线
- 下一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