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8730.2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3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康海军;张冲;姚毅;叶光成;陈望;李勇;汪国荣;吴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10 | 分类号: | G01M17/10;G01B5/252;G01B5/02;G01B5/0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张堰黎 |
地址: | 62003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架 构架 轮对 径向 组成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对径向组成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包括基座胎架和设置于胎架上、用于与承载鞍结合定位的四组定位装置,各定位装置均包括:用于与底座固定联接的可移动中间体,中间体上支撑固定的、用于与承载鞍弧面结合的圆弧定位块,圆弧定位块至少一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承载鞍端面的活动顶头,和活动顶头底面的调整螺钉。检测方法包括获得各坐标数据,将上述四个承载鞍中心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绘制成CAD图用以模拟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实物,获得相关检测参数。本发明检测装置通过基准转换的方式,将无法直接测量的大尺寸进行转换,利用成对斜锲组形成的数据尺寸,将承载鞍内侧距尺寸转换为斜锲端面尺寸,以此确定承载鞍中心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装备设计技术领域,尤其属于铁路车辆构件检测装备设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铁路车辆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是转向架的一个关键部件。根据产品技术要求轮对径向组成后需正位检测,检测质量要求高,允许误差小;如图1中:检测尺寸应符合鞍面轴线中心的对角线差△a=|a1-a2|≤3mm,鞍面轴线中心距差△b=|b1-b2|≤2mm。
由于副构架转向架轮对径向组成尺寸大,承载鞍的轴线中心为空间虚拟点,未在实物上体现,无法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该类工件此前一直采用将轮对径向组成放在平台上找平,通过划线确定中心点、中心轴线后用钢板尺测量。这种测量方式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且测量精度不高,不适应大批量生产的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轮对径向组成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通过测量基准转换,将无法直接测量的大尺寸、虚拟测量点,转变成可测量的小尺寸、实体点,通过转换计算对测量尺寸模拟计算出实际尺寸,实现对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质量检测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检测装置,所述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包括通过联杆联接的两副构架,各副构架端部固定连接承载鞍,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包括基座胎架和设置于胎架上、用于与承载鞍结合定位的四组定位装置;
所述胎架为矩形框架结构,四角设置支柱,各支柱顶端设置底座,各底座的中心与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的各承载鞍的设计中心分别重合;四个底座上分别设置四组定位装置,各定位装置均包括:用于与底座固定联接的可移动中间体,中间体上支撑固定的、用于与承载鞍弧面结合的圆弧定位块,圆弧定位块至少一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承载鞍端面的活动顶头,和活动顶头底面的调整螺钉。
所述四组定位装置是两套全定位装置、一套半定位装置和一套活动定位装置;全定位装置的圆弧定位块外端部设置活动顶头,半定位装置和活动定位装置的圆弧定位块两端部均设置活动顶头;半定位装置的圆弧定位块弧面外侧的底座上设置Y向测量基准板,活动定位装置的圆弧定位块弧面外侧的底座设置Y向测量基准板、外端面的底座设置X向测量基准板。
所述用于设置全定位装置和半定位装置的底座表面设置十字结构的滑槽,中间体底面通过平键在滑槽中移动或固定。
所述用于设置活动定位装置的底座表面设置凹槽,中间体底部设置的台阶结构通过螺栓和压板固定在凹槽中。
所述胎架中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转向架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的调节支撑装置。
所述圆弧定位块端面为斜面并设置有燕尾槽,活动顶头一侧端面为与圆弧定位块斜面配合的斜面和凸起的燕尾,活动顶头在调整螺钉调节下沿斜面滑动用于与承载鞍内侧一端面锲紧定位固定。
采用本发明上述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副构架轮对径向组成吊入检测装置,使外侧两个承载鞍紧贴全定位装置的圆弧定位块一侧端面,调整整体活动定位装置使其与承载鞍内侧鞍面贴合,旋转调节支撑装置辅助支撑轮对径向组成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8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