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连接装配式地下管廊及其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5864.0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王亭;海洪;张于于;康楠;王铁源;闫明程;于洋;李志军;陈志燕;杜松岩;董宁;秦桂娟;李琦琦;陈昊;刘柏男;张文洁;崔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延年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刘凤桐 |
地址: | 11007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装配式 地下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干式连接装配式地下管廊及其连接方法,包括山字形管廊体、土字形管廊体、管廊体水平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钢板、螺母和U形螺栓,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分别连接在山字形管廊体和土字形管廊体的钢筋上,两个山字形管廊体分别搭接在土字形管廊体两端的缺口上,保证第二连接件的螺栓穿过第一连接件的钢筋圈和山字形管廊体的螺栓通道由螺母紧固,然后连接U形螺栓,最后在上方盖上一块连接了第二连接件的管廊体水平板。本发明的优点是连接方式采用干作业施工,节能环保,简化施工;连接可靠,整体性好,刚度显著提升;显著提升其工业化效率,并可以实现通用化,标准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干式连接装配式地下管廊及其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管廊又称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
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地下管廊可有效杜绝“拉链马路”现象,让技术人员无需反复开挖路面,在管廊中就可对各类管线进行抢修、维护、扩容改造等,同时大大缩减管线抢修时间;虽然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预制式装配地下管廊结构,但这种结构都是到现场组装后,在地下挖一个深坑后再将组装后的管廊放入到深坑内再回填,这种工艺是目前最长用的方式,其缺点是施工周期长,动用设备以及人力多,对周围的建筑影响较大;现有的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管状本体,管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插入端和插口端,管状本体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与管状本体轴向平行的安装孔,管状本体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挂环;现有的装配式地下管廊使用时,通过挂环吊装管状本体,将一组管状本体的插入端插入至另一组管状本体的插口端,将多组管状本体连接,将四组钢绞线分别穿过多组管状本体四个角的安装孔,将多组管状本体连接固定,最后通过混凝土浇灌将相邻管状本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现有的装配式地下管廊使用中发现,由于单组管状本体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大,给管状本体的运输、吊装和插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并且由于地下环境较复杂,管状本体之间容易受应力和温度的影响使管状本体的连接处开裂,导致密封效果较差;同时管廊内一般都安装有各种管线或管道,由于是在地下有限空间内安装,其中的供水和排水管道一般采用大口径预制管,运输和安装的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式连接装配式地下管廊及其连接方法,该管廊整体性好、构造简单、安全可靠、施工容易、安装简单、施工周期短、连接牢固。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干式连接装配式地下管廊,包括山字形管廊体、土字形管廊体、管廊体水平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钢板、螺母和U形螺栓,
所述的山字形管廊体具有山字形管廊体主体,山字形管廊体主体由底板和突出板组成,突出板为三块,垂直设置在底板上,形成山字形结构,突出板顶端设有一条形第一缺口,突出板的一侧均匀设置有第一预留钢筋及第一U形螺栓通道,突出板顶端均匀设置有第一螺栓通道;突出板板体中每隔400mm-500mm布置一个第一环形钢筋,环形钢筋的四角处垂直于环形钢筋布置一个第一通长钢筋。
所述的土字形管廊体包括有土字形管廊体主体,土字形管廊体主体由两块水平板和一块垂直板组成,两块水平板上下设置,与垂直板组成土字形结构,水平板的上半部宽度小于下半部的宽度,在两端形成条形第二缺口,水平板下半部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二预留钢筋,水平板下半部的侧面均匀设置有第二U形螺栓通道,第二缺口上搭接山字形管廊体,第二预留钢筋连接第二连接件;水平板板体中每隔400mm-500mm布置一个第二环形钢筋,环形钢筋的四角处垂直于环形钢筋布置一个第二通长钢筋。
所述的管廊体水平板主要包括管廊体水平板板体,管廊体水平板板体上半部分的宽度小于下半部分的宽度,在两端形成条形第三缺口,管廊体水平板板体上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三预留钢筋,管廊体水平板板体下半部分侧面均匀设置有第三U形螺栓通道;水平板板体中每隔400mm-500mm布置一个第三环形钢筋,环形钢筋的四角处垂直于环形钢筋布置一个第三通长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延年,未经张延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5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