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丝状真菌有机酸合成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3401.0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2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田朝光;李金根;陈炳琛;赵祯;顾淑莹;刘倩;孙涛;孙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80 | 分类号: | C12N15/80;C12N15/54;C12N15/53;C12N15/60;C12N15/52;C12N15/31;C12N1/15;C12P7/46;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欧阳石文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丝状 真菌 有机酸 合成 能力 方法 | ||
1.一种提高丝状真菌重组菌的有机酸合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产二元有机酸的丝状真菌中导入有机酸合成正调控基因中的5-磷酸核糖激酶以及1,5-双磷酸核糖羧化/加氧酶;所述的二元有机酸选自苹果酸和/或琥珀酸;
所述丝状真菌选自嗜热毁丝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还下调有机酸合成负调控基因,所述有机酸合成负调控基因选自乳酸脱氢酶、丙酮酸脱羧酶、或丙酮酸羧激酶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还导入外源性有机酸合成正调控基因糖转运蛋白。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株与其出发菌株相比,有机酸生产能力增强或提高了至少10%。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磷酸核糖激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1,5-双磷酸核糖羧化/加氧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糖转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6所示;所述的乳酸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15所示、丙酮酸脱羧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丙酮酸羧激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有机酸合成正调控基因的方法是通过导入含有所述正调控基因的表达载体实现。
7.如权利要求2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调有机酸合成负调控基因是通过基因敲除或基因编辑或抑制剂来实现,所述抑制剂选自所述抗体、抑制性mRNA、反义RNA、microRNA、miRNA、siRNA、shRNA或者活性抑制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调有机酸合成负调控基因表达水平是指通过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组编辑方法实现。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重组菌。
10.利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组菌生产有机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的重组菌以单糖、聚糖和/或植物生物质为底物发酵生产有机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糖,选自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或其组合;所述的聚糖,选自晶纤维素、半纤维素,或其组合;所述的植物生物质,选自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能源植物或其部分或全部分解产物;其中,所述农作物秸秆选自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高粱秸秆,大豆秸秆,棉花秸秆,甘蔗渣,玉米芯;所述林业废弃物选自枝叶,锯末;所述能源植物选自甜高粱,柳枝稷,芒草,芦苇或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4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能导电棱边带的过滤元件和包括过滤元件的过滤装置
- 下一篇: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