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2480.3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2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兵;冯礼健;吴广;张志平;刘聪;曾国强;黄李冲;王增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12;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魏星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一种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电池结构包括:筒体组件、第一盖体组件、第二盖体组件、支架组件、储能组件、压力平衡组件、防水组件和线缆组件。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使电池达到IP67防水等级,基本满足陆上使用的最严防水工况,同时配备防水透气阀,平衡密封腔内外压力;采用全铝外壳,强度和刚性好,可以有效抵挡一定烈度的撞击和挤压;每颗电芯都受到来自支架上间距均匀且一致的隔离和保护,电芯和外壳之间的弹性连接可以弱化振动和冲击以保护电芯和BMS器件,防止电芯脱焊、原件损坏等造成的电池故障甚至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多的电动车采用可充电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大,成分也比较活跃,因此锂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成为重中之重。
目前对电池的安全要求还不是很完善,业内采用的标准也不一致,具体如下:
(1)电池防水:目前市面上的动力电池从完全不考虑防水到IP54、IP65、IP66防水等级占多数,高安全等级IP67的比较少;
(2)结构强度:目前市面上相当一部分电池采用通用外壳和拼装支架,甚至没有支架,仅将电芯用套管包裹后装壳,电芯和外壳之间的支撑和限位基本采用EVA填充或粘胶,此类结构适应不了严苛的颠簸冲击等使用工况,更加不能抵抗破坏性冲击和挤压。
上述情况会带来如下问题:
(1)整个电池若达不到防水IP67等级,车辆过漫水路面或者被水淹后会导致电池进水短路,从而引发事故;
(2)车辆在各种工况路面行驶避免不了颠簸振动,甚至在发生碰撞等事故时电池也会受到强力冲击,如果车辆变形还会挤压电池。
可见,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整个电池若达不到防水IP67等级,车辆过漫水路面或者被水淹后会导致电池进水短路,从而引发事故;车辆在各种工况路面行驶避免不了颠簸振动,甚至在发生碰撞等事故时电池也会受到强力冲击,如果车辆变形还会挤压电池。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整个电池若达不到防水IP67等级,车辆过漫水路面或者被水淹后会导致电池进水短路,从而引发事故;车辆在各种工况路面行驶避免不了颠簸振动,甚至在发生碰撞等事故时电池也会受到强力冲击,如果车辆变形还会挤压电池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结构,包括:
筒体组件,用于安装各零件;所述筒体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连接二者的容纳腔;
第一盖体组件,用于封堵所述筒体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盖体组件设置于所述筒体组件的第一端;
第二盖体组件,用于封堵所述筒体组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盖体组件设置于所述筒体组件的第二端;
支架组件,用于安装储能组件;所述支架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储能组件,用于供电;所述储能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组件中;
压力平衡组件,用于平衡所述容纳腔与外界压力;所述压力平衡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组件上,且与所述容纳腔连接;
防水组件,用于增强所述筒体组件和线缆组件连接处的防水性能;所述防水组件设置于所述筒体组件外表面;
线缆组件,用于所述储能组件与外界设备的供电及通讯;所述线缆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储能组件连接而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支架组件、所述筒体组件和所述防水组件与外界设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2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