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动机行星齿轮拨正润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5663.8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1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捷;覃红献;庄镇华;刘存海;谢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杰诺瑞汽车电器系统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卢颖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动机 行星 齿轮 润滑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起动机行星齿轮拨正润滑装置,包括传送部、拨正部、润滑部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包括输送轨道(1)及输送座(2);所述输送座(2)的下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输送座(2)通过移动机构活动设置在输送轨道(1)上;需要进行行星齿轮拨正的行星齿轮工装(3)可拆卸的固定在输送座(2)上;所述输送座(2)上设有举升避让孔;
所述拨正部包括门形支架Ⅰ(4)、伺服电机(5)、伸缩拨正杆(7)及气缸(8);所述门形支架Ⅰ(4)横跨设置在输送轨道(1)上;所述伺服电机(5)的转子朝下设置在门形支架Ⅰ(4)的顶部;三组所述伸缩拨正杆(7)分布设置在伺服电机(5)的转子端部;所述气缸(8)的推杆朝上,设置在所述输送轨道(1)的下方,并且正对所述举升避让孔;在所述门形支架Ⅰ(4)上设有光电感应器Ⅰ(24);
所述润滑部设置在拨正部的后方,包括门形支架Ⅱ(16)、电缸(17)、润滑脂注嘴(19)及润滑脂缸(20);所述门形支架Ⅱ(16)横跨设置在输送轨道(1)上;所述电缸(17)的推杆朝下,设置在所述门形支架Ⅱ(16)的顶部;三组所述润滑脂注嘴(19)分布设置在电缸(17)的推杆端部;所述润滑脂注嘴(19)与润滑脂缸(20)之间连有润滑脂管(27);所述润滑脂管(27)上连有润滑脂泵;在所述门形支架Ⅱ(16)上设有光电感应器Ⅱ(10);
所述伸缩拨正杆(7)包括壳体(11)、中心杆(12)、套帽(14)及接触杆(15);所述中心杆(12)设置在壳体(11)内部;在所述中心杆(12)上环绕设有弹簧(13);所述套帽(14)套在中心杆(12)的端部;所述接触杆(15)与套帽(14)连接;
所述输送座(2)上设有套杆(21);所述套杆(21)上设有固定座(22);所述行星齿轮工装(3)可拆卸的固定在固定座(22)上;在所述行星齿轮工装(3)内设有行星齿轮(23);在所述套杆(21)内设有套杆弹簧;
所述控制系统基于PLC建立;所述输送座(2)、伺服电机(5)、气缸(8)、光电感应器Ⅰ(24)、光电感应器Ⅱ(10)、电缸(17)及润滑脂泵均连接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行星齿轮拨正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5)的转子端部连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上设有转盘(6);三组所述伸缩拨正杆(7)分布设置在转盘(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行星齿轮拨正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座(2)为倒置的“U”形结构,所述输送座(2)的移动机构为轨道轮(25);所述输送座(2)两侧均设有定位轮(26);所述轨道轮(25)内设有轮毂电机,表面与所述输送轨道(1)的顶部接触;所述定位轮(26)与输送轨道(1)的侧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行星齿轮拨正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缸(17)的推杆前端设有圆盘(18);所述润滑脂注嘴(19)分布连接在圆盘(1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行星齿轮拨正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感应器Ⅰ(24)至少有两组;两组所述光电感应器Ⅰ(24)上下排列设置。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起动机行星齿轮拨正润滑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工装运送:将需要进行拨正的行星齿轮工装(3)放置并固定到固定座(22)上;输送座(2)上的移动机构将输送座(2)、固定座(22)及行星齿轮工装(3)沿着输送轨道(1)送至拨正部位置;此时光电感应器Ⅰ(24)感应到有工件被运送到拨正部位置,并将感应信息通过电信号的形式传送给控制系统;
2)拨正:控制系统根据光电感应器Ⅰ(24)传来的电信号,控制气缸(8)的推杆伸出,将固定座(22)及行星齿轮工装(3)向上顶起;此时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行星齿轮(23)的位置会挡住润滑脂注嘴(19),此时伸缩拨正杆(7)碰到行星齿轮(23),随后接触杆(15)被向后压缩;随后伺服电机(5)带动伸缩拨正杆(7)旋转,当接触杆(15)离开行星齿轮(23)时,接触杆(15)向下弹出;伺服电机(5)继续带动伸缩拨正杆(7)旋转,接触杆(15)最终会触碰到行星齿轮(23)的侧面,并推动行星齿轮(23)转动;第二种情况是行星齿轮(23)的位置不会挡住润滑脂注嘴(19),但有可能距离润滑脂注嘴(19)的下降位置较近,存在影响加注润滑脂的风险,此时伸缩拨正杆(7)在伺服电机(5)的带动下推动行星齿轮(23)转动;上述两种情况中伸缩拨正杆(7)都是转过120°后停止转动,此时行星齿轮(23)被推到必定不会影响加注润滑脂的位置;最后气缸(8)收回,固定座(22)及行星齿轮工装(3)降至原位;
3)加注润滑脂:固定座(22)继续带着行星齿轮工装(3)沿着输送轨道(1)移动至润滑部位置;光电感应器Ⅱ(10)感应到行星齿轮工装(3)到位,随后控制系统控制电缸(17)伸出推杆,将润滑脂注嘴(19)向下推送;由于行星齿轮(23)的位置被拨正,润滑脂注嘴(19)能够无遮挡的进入到行星齿轮工装(3)内,进行润滑脂的加注;完成润滑脂加注后,电缸(17)的推杆收回,固定座(22)继续带着行星齿轮工装(3)向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杰诺瑞汽车电器系统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杰诺瑞汽车电器系统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56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