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的杠杆机构及制动夹钳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4383.0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6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应;万建兵;艾正武;刘德学;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13/20 | 分类号: | B61H13/2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红岩 |
地址: | 266012 山东省青岛市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杠杆 机构 制动 夹钳 单元 | ||
一种轨道车辆的杠杆机构及制动夹钳单元,所述杠杆机构包括杠杆组件、第一纵架、第二纵架和至少一副纵架对,所述杠杆组件沿竖向设置,所述杠杆组件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纵架的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一纵架的中部与第一横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副纵架对与第二横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纵架铰接;所述纵架对均包括第三纵架和第四纵架,第三纵架的一端和第四纵架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杆铰接;当设有两副及以上的纵架对时,每两副相邻的纵架对通过第三横杆铰接。本发明的杠杆机构可形成两副及以上的夹钳,一个制动缸即可带动杠杆机构转动从而成倍增加制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的基础制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杠杆机构及制动夹钳单元。
背景技术
制动夹钳单元广泛应用于轨道车辆的停车制动领域,通常由制动缸和杠杆机构铰接而成,通过制动缸内压缩空气产生的推力,促使杠杆机构动作产生制动力,使车辆停车。现有制动夹钳单元为一个制动缸通过杠杆组件驱动一副夹钳,若车辆需要较大制动力时,则需要安装多套制动夹钳单元,这就要求车辆具有足够的安装空间。但当车辆没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同时需要较大制动力时,现有技术很难满足轨道车辆制动性能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通过一个制动缸驱动两副及以上的夹钳的杠杆机构及制动夹钳单元,以实现在提供成倍的制动力的同时减小安装空间。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车辆的杠杆机构,包括杠杆组件、第一纵架、第二纵架和至少一副纵架对,所述杠杆组件沿竖向设置,所述杠杆组件与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纵架的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一纵架的中部与第一横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副纵架对与第二横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纵架铰接;每一所述纵架对均包括第三纵架和第四纵架,第三纵架的一端和第四纵架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杆铰接;当设有两副及以上的纵架对时,每两副相邻的纵架对通过第三横杆铰接。
上述方案中,第一纵架、第二纵架和至少一副纵架对可以形成至少两副及以上的夹钳,且夹钳之间相互铰接,由此,只需一个制动缸推动杠杆组件即可同时带动两副及以上的夹钳转动,进而带动安装在夹钳上的闸片夹紧或远离制动盘,在减小安装空间的同时实现了制动力的成倍增加。
优选的,所述纵架对设有一副,所述纵架对中第三纵架的中部与第一横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纵架对中第四纵架的中部与第二横杆的一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杠杆组件的中部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一纵架与第一连杆、所述第三纵架与第二连杆、所述第四纵架与第二连杆均通过第三螺栓铰接;所述第一纵架与第一横杆、所述第二纵架与第二横杆、所述第三纵架与第一横杆、所述第四纵架与第二横杆均通过第四螺栓铰接。杠杆机构的部件均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拆卸和维修。
优选的,所述第一纵架、第二纵架、第三纵架、第四纵架结构相同,均包括叉型的纵架体,所述纵架体的一端设置两个叉头,另一端设置叉尾,所述叉尾沿轴线方向开设槽,且分别开设有轴线与槽轴线垂直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安装时,纵架体的两个叉头处于同一竖直面,可以节约安装空间。
优选的,所述叉尾与两个叉头的连接部开设有通槽,以减轻纵架体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纵架体上安装有闸片托组件,所述闸片托组件包括闸片托体,所述闸片托体的背面沿闸片托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水平设置有四个第二凸台,该四个第二凸台两两相对,相对的两个第二凸台之间形成凸台槽;所述纵架体的两个叉头分别放置在两个凸台槽中,并通过销轴与两个第二凸台铰接;所述闸片托体的正面设有安装闸片的燕尾槽。
优选的,所述闸片托体背面的上端竖直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三凸台,吊杆的一端通过第七螺栓与两个第三凸台铰接,所述吊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八螺栓。安装时,吊杆与车辆通过第八螺栓铰接,将整个杠杆机构连接在车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4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路网运营功能评价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雪松盆景的培育及造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