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口臭伴随症状的疾病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01806.3 申请日: 2020-08-31
公开(公告)号: CN112017774B 公开(公告)日: 2023-10-03
发明(设计)人: 杜乐;杜登斌 申请(专利权)人: 吾征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16H50/20 分类号: G16H50/20;G06F16/33;G06F16/35;G06F40/289;G06F40/30;G06F18/23213;G06F18/24;G06N5/04
代理公司: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代理人: 廉海涛
地址: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沁春***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口臭 伴随 症状 疾病 预测 模型 构建 方法 系统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口臭伴随症状的疾病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其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确立口臭作为第一临床主诉症状的前提下,建立口臭伴随症状以及相应的疾病信息的第一疾病知识数据库;根据病理性和非病理性、聚类方法对所述第一疾病知识数据库进行分类,直至每个质心不再改变,得到第二疾病知识数据库;对所述第二疾病知识数据库提取特征向量,建立特征向量集合;计算症状特征与其对应的疾病之间的语义相似度,得到模型。本发明通过k‑means聚类方法、特征提取、语义相似度对口臭伴随症的疾病数据库作了深度挖掘,充分发挥了医疗数据的价值,为普通人群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口臭伴随症的自查渠道,减少了传统医疗机构的问诊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医疗以及医疗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疾病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口臭伴随症状的疾病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的臭气。常被称为口腔异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患。口臭的伴随症状特征信息一般有:舌苔厚腻、口干、口苦、气短、胸闷、肠胃不适、腹账、尿频、便秘、便溏、腰膝酸软、肢体麻痛、容易上火(女性则经期易上火)、手脚心易出汗、身体常发热、易于疲劳、易感冒、烦躁、失眠、精神不振、头昏、头发干枯、耳鸣等。其实口臭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的症状。

目前,口臭检查的方法一般有:视诊、微生物学检查、肾功能、血糖、X线片检查、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鼻镜检查等,费时费力,而且非常复杂,也不一定准确。

由于口臭的成因复杂,引起的疾病可大可小,患者往往不太重视或重视过度,而确诊需要做详细的检查,对普通患者来讲,给患者带来了时间和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如果大量轻症患者去医疗机构做检查,造成医疗资源的紧张。

发明内容

为解决口臭伴随症状的疾病预测问题、减轻患者时间和经济压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口臭伴随症状的疾病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其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确立口臭作为第一临床主诉症状的前提下,建立口臭伴随症状以及相应的疾病信息的第一疾病知识数据库;根据病理性口臭症状、非病理性口臭症状和聚类方法对所述第一疾病知识数据库进行分类,直至每个聚类中心不再改变,得到第二疾病知识数据库;对所述第二疾病知识数据库提取特征向量,建立包含症状特征、症状特征对应疾病的特征向量集合;计算症状特征与其对应的疾病之间的语义相似度,根据所述语义相似度的大小对所述特征向量集合进行排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病理性口臭症状和非病理性口臭症状和聚类方法对所述第一疾病知识数据库进行分类,直至每个聚类中心不再改变,得到第二疾病知识数据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病理性口臭症状和非病理性口臭症状通过k-means聚类方法和欧式距离对所述第一疾病知识数据库进行分类,直至每个质心不再改变,得到第二疾病知识数据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二疾病知识数据库提取特征向量通过TF-IDF算法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症状特征与其对应的疾病之间的语义相似度通过余弦距离表征。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基于口臭伴随症状的疾病预测模型的系统括获取模块、存储模块、预测模型、计算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者的口臭伴随症状及相应的疾病信息,以及用户对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反馈;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口臭伴随症状以及相应的疾病信息以及第一疾病知识数据库;所述预测模型,用于根据所述待测者的口臭伴随症状信息匹配与其对应的疾病特征向量集合;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口臭伴随症状信息与其对应的疾病特征向量,并按用户需求输出疾病预测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通过余弦距离计算所述口臭伴随症状信息与其对应的疾病特征向量的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吾征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吾征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1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