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0952.0 | 申请日: | 202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2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章宇阳;刘小刚;王心乐;高燕俐;范诚;董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A01C23/04;A01C2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明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5 | 代理人: | 王鹏飞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导 根系 生长 深度 地下 灌溉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包括加压装置、干管、封闭支管以及开孔支管;灌溉水通过封闭支管的柱形流道流向贮水仓,再经分流管流向环形灌水器,最后由环形灌水器的出水孔流向开孔支管的灌水孔及下段干管。本发明可实现引导根系横纵向发展,从而促进作物生长;根据作物不同的生育期控制灌水量及灌水深度,减少蒸发,节约水资源及肥料;灌水深度及湿润半径可变,可拓宽一般地下灌溉系统的适用范围;通过控制根系与灌溉水接触时间,有利于土壤通气,防止烂根;灌水器置于支管内部,可避免地下灌水器堵塞的问题;可拆卸的特性,可让地下灌溉装置适用于更多场合,同时便于干管的回收及存放;可实现水肥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及方法,属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农业生产中,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灌溉用水量,人们探索了多种节水灌溉方式。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至今,地下灌溉在农田灌溉工程中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普通的地下灌溉系统功能和适用条件比较单一,且具有容易堵塞等缺陷。随着农作物的生长,作物根系逐渐发达,所需的灌溉水量、灌溉深度及灌溉的湿润半径也不同。目前的地下灌溉系统大多于作物定植前预埋于地下,灌溉深度和灌溉半径固定不变,对根系生长、作物发育和水分利用有较大程度的限制。因此,拓宽地下灌溉系统的适用条件,提高地下灌溉的功能多样化,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领域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地下灌溉装置一般具有以下缺点:
(1)现有地下灌溉装置大多预埋于作物定植前,灌水深度及半径固定不变,限制作物根系发展,从而影响作物生长。
(2)现有地下灌溉装置的灌溉流量通常不可改变,不能完全适应作物不同时期的灌溉需水。
(3)地下灌溉装置的灌溉水量通常大部分停留在土壤较浅区域,蒸发量较大,水分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4)现有地下灌溉装置通常直接将灌溉水输送至作物根系周围,未能充分利用根系向水向肥性,引导根系发展,促进作物生长。
现有地下灌溉装置容易堵塞,不好疏通和检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及方法,既可实现引导根系横纵向发展,从而促进作物生长,也可减少灌溉水蒸发,节约水资源及肥料,同时灌溉装置的灌水深度、灌水量、湿润半径可变,可拓宽一般地下灌溉系统的适用范围、有利于土壤通气,防止烂根,还可以避免地下灌水装置堵塞的问题,具有可拆卸的特性,实现水肥一体化。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包括加压装置1、干管2、封闭支管5以及开孔支管8;
灌溉水自干管2左端进水口进入,通过封闭支管5的柱形流道11流向贮水仓9,再经分流管10流向环形灌水器13,最后由环形灌水器13的出水孔14流向开孔支管8的灌水孔16及下段干管;干管2与封闭支管5以三通管形式垂直相连;封闭支管5中,滑动活塞6与封闭支管5的内壁紧贴,受水压作用于滑动空腔7内滑动,柱形流道11与开孔支管8内的贮水仓9相连,开孔支管8中,贮水仓9上连接分流管10,环形灌水器13呈空心圆柱体,外部曲面均匀开设一排出水孔14且与开孔支管8的内壁紧贴,分流管10连接于环形灌水器13的内部曲面上,环形灌水器13上部紧贴空心活塞12,下部紧贴封闭活塞15,开孔支管8下半部均匀开设灌水孔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09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