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90952.0 | 申请日: | 202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2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章宇阳;刘小刚;王心乐;高燕俐;范诚;董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A01C23/04;A01C2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明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5 | 代理人: | 王鹏飞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导 根系 生长 深度 地下 灌溉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装置(1)、干管(2)、封闭支管(5)以及开孔支管(8);
灌溉水自干管(2)左端进水口进入,通过封闭支管(5)的柱形流道(11)流向贮水仓(9),再经分流管(10)流向环形灌水器(13),最后由环形灌水器(13)的出水孔(14)流向开孔支管(8)的灌水孔(16)及下段干管;干管(2)与封闭支管(5)以三通管形式垂直相连;封闭支管(5)中,滑动活塞(6)与封闭支管(5)的内壁紧贴,受水压作用于滑动空腔(7)内滑动,柱形流道(11)与开孔支管(8)内的贮水仓(9)相连,开孔支管(8)中,贮水仓(9)上连接分流管(10),环形灌水器(13)呈空心圆柱体,外部曲面均匀开设一排出水孔(14)且与开孔支管(8)的内壁紧贴,分流管(10)连接于环形灌水器(13)的内部曲面上,环形灌水器(13)上部紧贴空心活塞(12),下部紧贴封闭活塞(15),开孔支管(8)下半部均匀开设灌水孔(16);
所述封闭支管(5)中,滑动活塞(6)为空心圆柱体,材质为弹性不透水材料,其外边缘与封闭支管(5)内壁紧贴,滑动活塞(6)内部的柱形流道(11)与开孔支管(8)的贮水仓(9)相连,贮水仓(9)上连接四根分流管(10),分流管(10)连通环形灌水器(13)的内部曲面,环形灌水器(13)上下分别固定有空心活塞(12)和封闭活塞(15),即滑动活塞(6)、柱形流道(11)、贮水仓(9)、分流管(10)、环形灌水器(13)、空心活塞(12)、封闭活塞(15)为一个连接整体,由水压推动,活动于封闭支管(5)和开孔支管(8)中,以此达到改变灌水深度的目的,结合调节水压,改变出水孔(14)的出水压强,达到改变湿润体半径的目的;
根据地下灌溉装置配合作物栽种的布置方式,所述环形灌水器(13)上设置的出水孔(14)能人为选择性开设,如果环形灌水器(13)上全面开设出水孔(14),所述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布置于单列作物下;如果环形灌水器(13)上一半侧面开设出水孔(14),所述的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布置于两列作物之间,所述干管(2)左右两端、封闭支管(5)、开孔支管(8)上下两端均做成拆卸形式,即能够与任意灌溉管道相连接,实现不同的灌溉方式,满足不同的灌溉需求;
所述滑动活塞(6)的外直径大于开孔支管的开口(17),因此开孔支管的开口(17)所在平面为滑动活塞(6)滑动的下限,柱形流道(11)与贮水仓进水口(19)的连接面为圆形,直径与柱形流道(11)的直径一致,环形灌水器(13)的外直径与开孔支管(8)的内径一致,出水孔(14)紧贴开孔支管(8)内壁,与灌水孔(16)贴合,灌水孔(16)孔径小于出水孔(14)孔径,灌水孔(16)的开设密度大于出水孔(14),以达到保证出水畅通,防止环形灌水器(13)因土砾或根系缠绕而堵塞;
所述空心活塞(12)、环形灌水器(13)、封闭活塞(15)三者固定连接,均随柱形流道(11)共同运动,三者外直径一致,空心活塞(12)内径与环形灌水器(13)内径一致,三者紧贴于开孔支管(8)内壁,随加压装置(1)加压,推动滑动活塞(6)向下运动,带动柱形流道(11)、贮水仓(9)、分流管(10)、环形灌水器(13)沿开孔支管(8)内壁活动,环形灌水器(13)上的出水孔(14)随之到达的深度为地下灌溉装置唯一出水深度,此时与出水孔(14)相契合的灌水孔(16)为地下灌溉装置唯一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根系生长的变深度地下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支管(5)包括滑动活塞(6)、滑动空腔(7)、柱形流道(11);滑动活塞(6)紧贴封闭支管(5)内壁,且于滑动空腔(7)内滑动;所述开孔支管(8)包括贮水仓(9)、分流管(10)、空心活塞(12)、环形灌水器(13)以及封闭活塞(15);封闭支管(5)外壳为不透水封闭材料,开孔支管(8)外壳由初始位置的环形灌水器(13)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封闭,下部开设灌水孔(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09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