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双歧杆菌207-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8666.6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4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迮晓雷;张旭光;贺瑞坤;何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8;C12N1/16;A23C9/12;A23C19/00;A23L33/135;A61K35/745;A61P29/00;A61P37/04;A61P37/00;A61P31/04;A61P31/12;A61P37/08;C12R1/01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林远成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双歧 杆菌 207 及其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短双歧杆菌或其后代。具体的,本申请涉及一种短双歧杆菌207‑1以及包括其的组合物、培养物、食物产品或膳食补充剂。本申请还涉及短双歧杆菌207‑1和包括其的组合物、培养物在食物产品、膳食补充剂或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短双歧杆菌或其后代。具体的,本申请涉及一种短双歧杆菌207-1以及包括其的组合物、培养物、食物产品或膳食补充剂。本申请还涉及短双歧杆菌207-1和包括其的组合物、培养物、食物产品或膳食补充剂在制备药物或保健品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人体70%-80%的免疫细胞位于人体肠道内,同时人类肠道中的细菌总数可达100万亿,约占人体微生物总量的78%,因此肠道为宿主免疫系统与微生物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起到有益健康的作用。大量的体外试验和临床试验显示了益生菌在宿主肠道健康和免疫力调节等方面具有良好应用效果。
益生菌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调节宿主的免疫功能。在黏膜屏障功能方面,益生菌可与入侵生物竞争黏膜细胞上的附着位点,从而阻止细菌穿透黏膜进入深部组织;调控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加强黏膜细胞的屏障机能;抑制肠黏膜细胞的溶破和凋亡,维护胃肠黏膜的完整性。益生菌还能增强先天性免疫功能,通过加强吞噬细胞、DCs等抗原提呈细胞APCs的吞噬活力、增强NK细胞的杀伤能力,以及提升细胞因子(如促炎因子IL-12、IFN-γ、TNF-α和抗炎因子TGF-β、IL-10等)的表达水平来控制炎症反应的强度等。同时益生菌能增强适应性免疫。在肠道黏膜定殖的益生菌,能够促进T、B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刺激肠黏膜内的相关淋巴组织,诱导sIgA的分泌。益生菌作为抗原物质被M细胞吞噬。M细胞内的抗原快速释放并被DCs摄取,并将抗原提呈给初始CD4+T淋巴细胞,激活Th1或Th2细胞来平衡Th1与Th2反应的比例。
另外,乳酸菌等益生菌能否对机体发挥以上益生作用,还取决于菌株能否耐受机体胃肠道的防御机制,如胃液中的低pH值环境和小肠中胆汁酸等,而以活菌的状态顺利到达肠道,粘附于肠上皮细胞,并在肠道内定植,才能够产生有益代谢产物并与宿主发生相互作用。
因此,筛选能够进入肠道、具有高生存性的乳酸菌,是益生菌开发的首要考虑的问题。具备高生存性,以及具备调节宿主免疫功能和抗过敏功能的益生菌还有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从265株健康新生儿肠道来源的菌株中筛选到了一株具有显著菌株特异益生菌潜能的短双歧杆菌。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该短双歧杆菌对胃液酸性环境以及胆汁盐有良好的耐受性,并对肠道有良好的粘附性,并且能够提高免疫力、改善或缓解过敏症状,并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或其后代,所述短双歧杆菌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962。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其包含所述短双歧杆菌或其后代。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选自以下的微生物:细菌,真菌(例如酵母),或其任何组合。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短双歧杆菌可与一种或多种其他物种的微生物组合使用,所述其他物种的微生物能够对其施用的宿主的健康起到有益影响。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微生物是益生菌。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益生菌选自益生细菌,酵母,或其任何组合。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益生细菌”被定义为任何非致病的细菌,并且将其以活菌向宿主施用足够数量时,能够对宿主的健康起到有益影响。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菌选自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芽孢杆菌属,丙酸杆菌属,链球菌属,乳球菌属,片球菌属,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或其任何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