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4176.0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3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吕姝娟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制作方法 | ||
本揭示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光学元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和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背光模组设置于阵列基板远离彩膜基板的一侧,背光模组在对应透光区域的位置设有沿显示面板厚度方向的通孔,光学元件设置于背光模组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与通孔以及透光区域对应,通过在背光模组的通孔内填充透光层,使透光层靠近阵列基板的一侧与阵列基板在对应透光区域的位置贴合,从而由透光层填补阵列基板向内凹陷所形成的凹面,防止光线在阵列基板对应的透光区域位置产生干涉现象,减小由于阵列基板向内凹陷所形成的凹面对光学元件的影响,从而提高光学元件性能与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不断优化,显示装置逐步向全面屏显示技术发展以追求显示区域的最大化,因此孔内摄像头技术逐渐区域主流。
孔内摄像头技术是在显示面板盲孔的透光区域下方放置摄像头,透光区域的边缘设置隔垫物以支撑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而显示面板的透光区域仅设有液晶层作为填充层。由于液晶层的液晶为流动状态,位于透光区域的阵列基板的玻璃基板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会向液晶层方向凹陷,并形变形成凹面,从而导致透光区域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间距减小,透光区域形成的类似于牛顿环的结构会产生干涉现象,影响外界照射至透光区域的光线聚焦,进而对透光区域下方的摄像头起到干扰作用,降低摄像头的解析力。
综上所述,现有采用孔内摄像头技术的显示装置存在透光区域的阵列基板的玻璃基板在大气压作用下向液晶层方向凹陷并形成凹面,影响透光区域的光线聚焦,导致透光区域下方摄像头解析力下降的问题。故,有必要提供一种分体式背板及显示装置来改善这一缺陷。
发明内容
本揭示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用于解决现有采用孔内摄像头技术的显示装置存在透光区域的阵列基板的玻璃基板在大气压作用下向液晶层方向凹陷并形成凹面,影响透光区域的光线聚焦,导致透光区域下方摄像头解析力下降的问题。
本揭示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域和设置于所述透光区域周围的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在对应所述透光区域的位置设有沿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的通孔;
光学元件,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与所述通孔以及所述透光区域对应;以及
透光层,填充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透光层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与所述阵列基板在对应所述透光区域的位置贴合。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设置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阵列基版一侧的光学膜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学膜片。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透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齐平。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所述阵列基板在对应所述透光区域的位置设有沿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的第一盲孔。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上的彩色滤光层,所述彩膜基板在对应所述透光区域的位置设有沿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的第二盲孔。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设有多个阵列排布于除所述显示区域内的间隔柱。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光学元件包括摄像头、光学指纹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结构光传感器、红外激光发射器、环境光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4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