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类产品举升装置及其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8336.0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7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陈嵘华;王时龙;易力力;任亨斌;周杰;曾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F9/065 | 分类号: | B66F9/065;B66F9/075;B66F9/12;B66F9/20 |
代理公司: |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7 | 代理人: | 胡小龙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类产品 装置 及其 转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类产品举升装置,通过设置齿轮箱和举升板,使用时,将轴类产品放置在放置仓内,启动举升动力装置,可同时驱动盖板驱动轴和举升输入轴,盖板骨架在盖板驱动轴的作用下盖在放置仓上,起到固定轴类产品的技术效果;举升连杆机构在举升输入轴的作用下驱动举升板绕转轴转动,从而将举升板一端抬高到设定高度,从而实现将轴类产品举升到设定位置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轴类产品转运装置,不仅能够实现轴类产品的举升和转运,而且可灵活调整姿态,并能够在核辐射等工作场景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具体的为一种轴类产品举升装置及其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如今的主要能源之中,核电是最为特殊的一种,自问世以来就备受瞩目。虽然我国的核电技术愈加成熟,但核燃料的后处理却有些跟不上。当核燃料再也无法再直接使用的时候,更换下来的乏燃料就需要后处理来解决,经过后处理的乏燃料才可以用于其他方式的利用,乏燃料的后处理已成为核燃料“闭式循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乏燃料后处理设备的研发制造就成为了助力核电发展的重要一环。
核燃料具有极强的辐射,所以后处理设备中与核燃料直接接触或者距离很久的部件会受到强辐射的影响。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人员不靠近核燃料和后处理设备,所以只能采用远程操控的方式。同样的,除了人员以外,材料也受到很大的限制,直接接触α、β发射物质的材料会受到严重的辐射损伤,所以需要对设备材料提出很高的要求,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小辐射损伤,换句话就是材料要防辐射。除了材料以外,设备工作环境对设备的类型也提出来要求,设备工作的区域不得出现电磁,意思是现场不能有电机等使用电作为能源的设备,所以只能依靠机械传动和气缸作为动力的传递。后处理所需要的棒料运输设备需要在强辐射热室环境下工作。极端工况是不允许普通橡胶这种材料的使用,随着核燃料燃耗的不断加深,核乏燃料的成分越发复杂,使得核燃料后处理设备用材料综合性能要求更为苛刻。正是由于设备环境对于设备要求的苛刻,所以导致了乏燃料后处理设备的设计制造困难。常见的室内转运设备根本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所以设计研发适用于这种极端工况的棒料转运设备对于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和完善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乏燃料的外形类似棒状物料,也即为一种轴类产品,而棒料的转运设备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设备类型有带式运输机、辊子设备、AGV小车等。带式运输机的重要部件是带,而带往往是采用复合材料,在乏燃料后处理的设备运行环境中,一般的复合材料根本不能使用,而开发新的适用材料成本又比较高,而且这种运输方式对于需要进行姿态调整的棒料来说,显得不是很方便灵活,所以带式运输机不适用于后处理设备。同样的,辊子运输设备对于棒料的原地姿态调整根本不能实现,虽然在运输过程中可以进行弯道运输,但考虑到场地的占用,对于直线运输方式,不适合作为后处理设备。而AGV小车由于导航方式以及驱动的原因无法作为后处理设备,首先AGV小车需要自备电机作为驱动,然而这在强辐射环境里无法实现,而且主流的磁导航、激光导航、惯性导航、二维码导航等均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类产品举升装置及其转运装置,不仅能够实现轴类产品的举升和转运,而且可灵活调整姿态,并能够在核辐射等工作场景中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提出了一种轴类产品举升装置,包括齿轮箱和举升板;
所述举升板上设有用于放置轴类产品的放置仓和盖在所述放置仓内的盖板机构;所述盖板机构包括盖板骨架,所述盖板骨架的一端与所述举升板铰接连接;
所述举升板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座和相对于所述齿轮箱位置固定的安装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安装座之间通过转轴铰接连接;
所述举升板与所述齿轮箱之间还设有举升连杆机构,所述举升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举升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通过第一转轴铰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83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