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2201.3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3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9/50 | 分类号: | H10K59/50;H10K59/38;H10K59/12;H10K71/00;H10K5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及其 制作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封装层远离显示基板一侧设置光学调节层,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以及至少一个透明子单元;光学调节层包括与像素单元一一对应的光学调节单元,每个光学调节单元包括与每个透明子单元对应的第一光学调节结构,第一光学调节结构对从透明子单元透射的透射光线进行双折射,以扩大透射光线从显示面板出射时的有效透光区。通过第一光学调节结构对透明子单元透射的透射光线进行双折射,扩大透射光线的有效透光区,降低每个透射光线的衍射现象,进而减弱了各个衍射光线的相干叠加,改善重影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透明显示技术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例如,透明显示技术可运用于透明冰箱、透明橱窗、交通指示牌、透明车载显示等不同的场景中。
目前,透明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子像素和透明子单元,在熄屏状态时,通过透明子单元可以看到显示面板后的物体,在显示状态时,通过子像素可以看到显示面板上显示的画面,并通过透明子单元同时看到显示面板后的物体。
但是,目前的显示面板在使用时,从每个透明子单元透过的透射光线会发生衍射,各个衍射光线会发生相干叠加,从而导致透过显示面板看到的物体存在重影现象,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在使用时,从每个透明子单元透过的透射光线会发生衍射相干叠加,导致透过显示面板看到的物体存在重影现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覆盖所述显示基板的封装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显示基板一侧的光学调节层;
其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以及至少一个透明子单元;
所述光学调节层包括与所述像素单元一一对应的光学调节单元,每个所述光学调节单元包括与每个所述透明子单元对应的第一光学调节结构;
所述第一光学调节结构,被配置为对从所述透明子单元透射的透射光线进行双折射,以扩大所述透射光线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时的有效透光区。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学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光学调节区,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区的材料中掺杂有各向异性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区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透明子单元所在的区域。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学调节结构还包括开口区;
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区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明子单元所在的区域存在第一重合区域,所述开口区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明子单元所在的区域存在第二重合区域。
可选的,同一所述光学调节单元中的任意两个所述第一光学调节结构对应的所述第一重合区域的尺寸不一致。
可选的,每个所述光学调节单元还包括与每个所述子像素对应的第二光学调节结构;
所述第二光学调节结构,被配置为对所述子像素出射的出射光线进行双折射,以扩大所述出射光线从所述显示面板出射时的有效出光区,和/或对所述子像素出射的出射光线进行滤光。
可选的,所述第二光学调节结构包括第二光学调节区,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区的材料中掺杂有各向异性材料和/或滤色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区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子像素所在的区域。
可选的,所述第二光学调节结构还包括第三光学调节区,所述第三光学调节区的材料中掺杂有滤色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2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气利用设备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包覆的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