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节参EST-SSR引物组的开发及其在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2171.6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0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付涛;胡仲义;吴立威;易官美;陈际伸;刘峰;王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G16B20/30;G16B25/2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天津铂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1 | 代理人: | 张天翔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节参 est ssr 引物 开发 及其 遗传 多样性 方面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竹节参EST‑SSR引物组的开发及其在竹节参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其应用操作方法步骤如下:S1:材料选择;S2:仪器和试剂选择;S3:DNA提取;S4:进行EST‑SSR引物合成;步骤一:序列来源;步骤二:EST‑SSR位点查找;步骤三:EST‑SSR引物设计;步骤四:EST‑SSR引物筛选;步骤五: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在最适退火温度下,对有目标条带的引物用于15份不同产地竹节参材料进行PCR扩增;S5:数据处理;SSR结果分析可知,贵州和云南产地竹节参亲缘关系较近,与四川产地竹节参亲缘关系相对较远,此外,由于不同产地竹节参基本可以彼此单独聚类在一起,因此,本应用可以很好地运用到竹节参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指纹图谱构建以及竹节参道地性的分子鉴定等方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是一种竹节参EST-SSR引物组的开发及其在 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又名竹节三七、竹节人参、白三七等, 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植物,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 河南、湖南、湖北、广西、西藏等地,兼具北药人参和南药三七的功效,既补气 又补血,被民间誉为“草药之王”,以根茎入药,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祛 痰止咳,补虚强壮的功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并具有护肝、抗炎、抗 疲劳、抗肿瘤等疗效。
竹节参主要含有丰富的皂苷类成分,如人参皂苷、竹节参皂苷、伪人参皂苷、 竹节人参皂苷甲酯、珠子参苷等。其中皂苷类成分主要为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 如人参皂苷有Rg1、Re、Rg2、Rb1、Rb2、Rd等;竹节参皂苷有Ⅳ、竹节参皂苷 Ⅳa、竹节参皂苷Ⅴ、竹节参皂苷Ⅴ甲酯、Pjs-1、Pjs-2等;伪人参皂甙有F11, 除此之外,还含有丰富的竹节参多糖、氨基酸,少量的挥发油及无机元素等成分。 由于诸多因素,野生竹节参的资源逐年减少,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目前只有湖 北恩施及周边有栽培。
目前开发EST-SSR引物用于竹节参遗传多样性分析、指纹图谱构建的文章还 少见于报道,本研究通过开发EST-SSRSSR引物对我国不同产地竹节参的遗传多 样性和指纹图谱的构建进行相关研究,这对竹节参野生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也可为竹节参育种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其次,构建不同产地竹节参的指纹图谱 (尤其是道地性药材),为道地性竹节参真伪鉴别提供分子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竹节参EST-SSR引物组的开发及其在遗传多样性等 方面的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21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