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益生菌粉固体饮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16302.1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6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楠;覃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食代布丁(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9 | 分类号: | A23L2/39;A23L2/52;A23L2/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何浩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 益生菌粉 固体 饮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益生菌粉固体饮料,涉及饮料及饮料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现将海藻酸钠与聚乙二醇200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得凝胶颗粒,然后,将凝胶颗粒与含有益生菌粉和辅料的混合液混合,通过冷冻干燥,将益生菌粉和辅料吸附于凝胶颗粒的孔隙结构中,制得改性凝胶颗粒,最后,将乳清蛋白分散液喷淋于改性凝胶颗粒,而后干燥,重复喷淋、干燥过程2~3次后,制得食用益生菌粉固体饮料。本发明制备的食用益生菌粉固体饮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且在酸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仍然具有较多的活菌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及饮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食用益生菌粉固体饮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饮料新品种层出不穷。然而各种饮料在外观、名称和口感上不断翻新的同时,质量却是良莠不齐。其中,固体饮料是指以糖、乳和乳制品、蛋或蛋制品、果汁或食用植物提取物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制成的每100克成品水分不高于5克的固体制品,呈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如豆晶粉、麦乳精,速溶咖啡、菊花晶等,分蛋白型固体饮料、普通型固体饮料和焙烤型固体饮料这三类。
目前如公布号为CN104397172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最佳接种比例1~100:1,同时还具有果汁、水以及其他的辅料,并且水在整个饮料中的重量份数达到了24.8~73.7份。又如公布号为CN105192064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活性乳酸菌饮料,采用的是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最佳接种比例为1~100:1,同时还具有果汁、水以及其他的辅料,并且水在整个饮料中的重量份数达到了24.8~73.7份。
上述两篇发明专利的饮料是液体饮料,水的成分较多,嗜酸乳杆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在25-38℃下生长,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而双歧杆菌是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在液体饮料的水环境中,十分的复杂,伴随的水中分子运动的进行,水中原本含有的一些物质可能会使得嗜酸乳杆菌或者双歧杆菌异变,此时饮料就会发生变质,因此液体饮料的保存时间较短,生产后需尽快饮用,此时不利于大批量的生产销售,并且目前市售的食用益生菌粉固体饮料耐高温性能不佳,当温度高于80℃时有活性益生菌数量大大降低;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益生菌粉固体饮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益生菌粉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10~30份益生菌粉,20~45份海藻酸钠,5~12份辅料,5~15份聚乙烯醇200和15~25份乳清蛋白。
作为优化,所述益生菌粉由鼠李糖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组成,其中鼠李糖乳杆菌所占重量百分比为35~60%,乳双歧杆菌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0~25%,嗜酸乳杆菌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0~15%。
作为优化,所述辅料由低聚木糖和碳酸氢钠混合而成。
作为优化,所述食用益生菌粉固体饮料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25份益生菌粉,40份海藻酸钠,10份辅料,10份聚乙烯醇200和15份乳清蛋白。
作为优化,所述食用益生菌粉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益生菌粉与生理盐水混合按质量比1:5~1:8混合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加入益生菌粉质量0.4~0.5倍的辅料,搅拌混合,得混合分散液;
(2)将海藻酸钠与水混合按质量比1:20混合于烧瓶中,调节烧瓶内物料的pH至6~6.5后,向烧瓶中加入海藻酸钠质量0.25倍的聚乙二醇200和和海藻酸钠质量0.01~0.05倍的催化剂,搅拌反应后,过滤,得滤饼,将滤饼于温度为80℃的条件下恒温干燥至恒重,并粉碎,过100目筛,得凝胶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食代布丁(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食代布丁(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163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