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菊花香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0070.0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6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范超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和泉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9/00 | 分类号: | C11B9/00;A23L2/56;A23L27/10;A23L27/20;A23L27/0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菊花 香精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香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菊花香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菊花香精,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至少包括85~95份杭白菊提取液、8~10份丙二醇、0.45~0.85份香料、0.15~0.25份乙酸。本发明通过对杭白菊和香精的调制,可使得菊花香精中的各个成分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具有极佳的菊花香味天然自然感,持久性强,可较好应用于饮品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香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菊花香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食品的色香味有高的要求,而且对食品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菊花,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具有清凉解毒,明目功效的效果。如在菊花中适当辅配天然中药,可对人们的视力健康起到有益的保健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茶饮料上市后,茶饮料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饮品,多种茶饮料相继应运而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根据菊花的药用和保健价值,以及菊花保健饮料的生产工艺过程,制备调配型菊花香精,并将其有效应用到茶饮料中,可有效改善饮料的香气和口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很多人工合成的菊花香精很难通过人工调和得到既具有很强的菊花香味,同时又具有天然柔和感和高度协调性的菊花香精;另外,由于成分复杂,其中的香气成分容易散失,失去原有的风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菊花香精,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至少包括85~95份杭白菊提取液、8~10份丙二醇、0.45~0.85份香料、0.15~0.25份乙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香料和杭白菊提取液的质量比为(0.007~0.008):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按重量份计,所述香料包括0.003~0.005份β-紫罗兰酮、0.002~0.003份叶醇、0.0005~0.0015份乙酸叶醇酯、0.1~0.14份乙酸龙脑酯、0.001~0.003份甲基庚烯酮、0.12~0.22份异戊酸苯乙酯、0.02~0.04份2-甲基丁酸苯乙酯、0.005~0.015份芳樟醇氧化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香料还包括乙酸乙酯;所述乙酸乙酯和叶醇的质量比为(12.6~14):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香料还包括苯乙醇和芳樟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苯乙醇、芳樟醇以及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3~3.5):(3.5~4):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香料还包括龙脑和樟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龙脑和樟脑的质量比为3:(4.5~5.5)。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所述菊花香精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后即得。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所述菊花香精的应用,应用在饮品中。
有益效果:本发明以杭白菊提取液作为基料,具有杭白菊特有的干花香气;加入的乙酸叶醇酯、甲基庚烯酮、异戊酸苯乙酯以及2-甲基丁酸苯乙酯可以提升菊花的天然感,辅以乙酸龙脑酯和芳樟醇氧化物可还原杭白菊花的新鲜感和愉悦韵调,回味又有轻轻的菊花药香,并伴随适宜的清凉感;同时添加的叶醇和乙酸乙酯有着浓郁且清新的草叶青香、果香有助于突出白菊的特征香气,使得香气更为饱满,苯乙醇和芳樟醇的加入使得菊花香精的香气更具天然感和柔和感,以及能够在长期储存中保持菊花香精的风味,龙脑和樟脑增强香精的消炎和杀菌功效。此外,通过其余原料的选择和配合,能使菊花香精香味天然纯正,持久性强,可较好应用于饮品中。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和泉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和泉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0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