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5442.0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9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路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国市草羹堂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00;A61P1/04;A61P1/14;A61P29/00;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2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病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柴胡10‑15份,白芍12‑18份,川芎10‑15份,制香附10‑15份,炒枳壳10‑15份,陈皮10‑15份,吴芋3‑7份,黄连5‑10份,乌贼骨10‑15份,炒芲朮10‑15份,厚朴10‑15份,砂仁6‑10份,甘草6‑10份。本发明可以有效快速治疗胃酸、打嗝、胃胀、胃痛等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胃酸指胃液中的分泌盐酸。人胃是持续分泌胃酸的,其基础的排出率约为最大排出率的10%,且呈昼夜变化,入睡后几小时达高峰,清晨醒来之前最低。当食物进入胃中时,胃酸即开始分泌。胃在排空时pH值约在7.0~7.2之间,当食团进入胃中时,pH值可降达2~3之间。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会发生胃酸过多和胃酸不足。当胃酸过多时就会出现“咯酸水”、“烧心”、“胃部隐隐作病”等病态症状,严重的会降低食欲,消化不良,进而引发胃溃疡等多种形式的胃病。胃酸过多常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慢性胃炎、急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胆囊炎等。
胃酸过少,就是胃中缺少盐酸,也就是胃液分泌不足,无力担负起消化与防腐制酵的工作,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容易患肠胃病,还会导致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障碍。许多矿物质和维生素需要足够浓度的胃酸才能最好的吸收,例如铁、锌和B族维生素。胃酸缺乏或胃酸不足的患者,可能有多种营养缺乏,于是会出现许多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胃酸过少或缺乏,细菌容易在胃内繁殖,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食欲差、消化不良。胃酸过少的主要的症状是胃消化不良、打嗝及胸口烧痛等。胃液中胃酸浓度低,可能是恶性贫血、热带性脂肪泻、慢性胃炎引起。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的病证,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严重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
胃胀,病名,胀病之一。主证胀满、胃脘痛。引起胃胀的原因有各种各样,如,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卫生等,严重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
打嗝,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健康人也可发生一过性呃逆,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很热或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呃逆频繁或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多发生于某些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治胃酸、打嗝、胃胀、胃痛的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柴胡10-15份,白芍12-18份,川芎10-15份,制香附10-15份,炒枳壳10-15份,陈皮10-15 份,吴芋3-7份,黄连5-10份,乌贼骨10-15份,炒芲朮10-15份,厚朴10-15 份,砂仁6-10份,甘草6-10份。
进一步地,所述柴胡为10份、白芍为12份、川芎为10份、制香附为10 份、炒枳壳为10份、陈皮为10份、吴芋为3份、黄连为5份、乌贼骨为10份、炒芲朮为10份、厚朴为10份、砂仁为6份、甘草为6份。
进一步地,所述柴胡为15份、白芍为18份、川芎为15份、制香附为15 份、炒枳壳为15份、陈皮为15份、吴芋为7份、黄连为10份、乌贼骨为15 份、炒芲朮为15份、厚朴为15份、砂仁为10份、甘草为10份。
进一步地,所述柴胡为13份、白芍为15份、川芎为12份、制香附为11 份、炒枳壳为14份、陈皮为12份、吴芋为6份、黄连为7份、乌贼骨为13份、炒芲朮为12份、厚朴为14份、砂仁为9份、甘草为7份。
本发明可以有效快速治疗胃酸、打嗝、胃胀、胃痛等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国市草羹堂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国市草羹堂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5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