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轿车后桥壳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8869.8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3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邓玉竹;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0 | 分类号: | G01M3/00;G01B15/04;G06F30/15;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轿车 后桥 密封 性能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轿车后桥壳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底部支撑架,底部支撑架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圆弧槽,底部支撑架的顶部两端分别均设置有连接架,两组连接架之间设置有轴承,轴承内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扫描仪,扫描仪的后端设置有驱动装置,底部支撑架的前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支撑移动装置,支撑移动装置的顶端设置有后桥壳本体,底部支撑架的侧边设置有计算机。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可以准确的找到后桥壳的泄漏点,进而在对泄漏点进行补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后桥壳密封测试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轿车后桥壳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后桥,就是指车辆动力传递的后驱动轴组成部分,后桥总成是整车底盘的重要部件,有着极高的安全性要求,而作为承载差速器、减速器、半轴等的后桥壳,对其密封性能要求也很高,为保证后桥壳内齿轮油充足无渗漏,对后桥壳密封性能的检测被列为底盘装配过程中的重要检验项目。
现有的后桥壳密封性能检测装置,例如中国专利号CN102944367B,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桥壳密封性能测试设备,其通过设置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密封夹紧机构、水箱等,从而使得设备性能可靠、实用性强、便于操作的特点,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其在检查后桥壳是否密封时,采用的是将后桥壳沉入水中,观察泄漏位置,但是此种方法,需要造作人员仔细观察,存在造成人员疏漏的情况。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轿车后桥壳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轿车后桥壳密封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架,底部支撑架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圆弧槽,底部支撑架的顶部两端分别均设置有连接架,两组连接架之间设置有轴承,轴承内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扫描仪,扫描仪的后端设置有驱动装置,底部支撑架的前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支撑移动装置,支撑移动装置的顶端设置有后桥壳本体,底部支撑架的侧边设置有计算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扫描仪包括设置在凹槽内的转盘,转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过孔,转盘的前端设置有X光发射器,转盘的前端且在X光发射器的相对位置设置有探测器,转盘的前端且在X光发射器的侧边设置有电磁波测定仪,能够对后桥壳的形状尺寸进行扫描并将扫描的数据进行建模,且能够探测到后桥壳四周电磁波的强度,进而可以得到后桥壳电磁波强度异常位置的数据,进而通过将建模数据与电磁波强度异常位置的数据相结合,找到泄漏点,进而在对泄漏点进行补焊,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将后桥壳沉入水中,观察泄漏位置,但是此种方法,需要造作人员仔细观察,存在造成人员疏漏的情况。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通过孔后端外侧的转子,底部支撑架的两端后侧分别均设置有支座,两组支座之间且在转子的外侧设置有定子,转子及定子上分别均设置有角位移传感器,能够降低转盘转动时的噪音,降低了测试装置运行时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伤害,有利于提高造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支撑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板顶端的长方形连接支架,长方形连接支架远离底部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长方形连接支架的内部,且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丝杠,丝杠远离电机的一端与长方形连接支架远离电机的一端连接,长方形连接支架的内部两侧设置有滑槽一,丝杠上且在滑槽一内设置有滑块一,能够高精度的移动后桥壳,进而可以提高扫描仪扫描后桥壳时的精度,且寿命长,稳定可靠,有利于降低测试装置使用时的成本。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长方形连接支架的顶端两侧分别均设置有立板,两组立板的内侧分别均设置有滑槽二,滑块一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后桥壳本体的承接板,承接板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与滑槽二相配合的滑块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后桥壳移动时的稳定性,进而能够得到高精度的扫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轿车后桥壳密封性能测试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88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地钳管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高速铁路钢轨带轨头立辊加工的成品孔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