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码头防落水组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2440.3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0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庚;周雨龙;杨杨;王楠;于乐;洪献超;宁伟涛;李伟;边颖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妃甸港矿石码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B63C9/087;B63C9/20;E04H17/14;E04H17/22;G08B7/06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6 | 代理人: | 杨全保 |
地址: | 06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码头 落水 组合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码头防落水组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港口安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救生衣(2)与安全带完全缝制在一起,成为一体结构,安全带上设有安全带卡环(10),救生衣(2)上配备有安全警示装置;护栏(3)为多个,相邻两个护栏(3)之间设有防护链(11);安全绳(15)的一端连接在安全带(8)的安全带卡环(10)上,另一端通过U型卡环(13)与速差人体防坠落器(5)一端连接,速差人体防坠落器(5)另一端与固定在码头前沿(1)上的固定铁环(14)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各组件结合巧妙,拆卸方便,能够给码头作业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同时又不影响船舶靠离泊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码头防落水组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港口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在码头靠离泊需进行带缆解缆工作。缆绳沉重,往往需要多名工人协同工作,在此期间存在较大的落水风险。随着社会各界对生产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人们对风险管控越来越规范,设计一套能够预防相关事故发生的装备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码头防落水组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解决工人在解、带缆过程中存在的落水风险,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码头防落水组合装置,包含救生衣组件、护栏组件和速差人体防坠落组件;
所述救生衣组件包含救生衣、安全带、安全带卡环和安全警示装置,救生衣与安全带完全缝制在一起,成为一体结构,安全带上设有安全带卡环,救生衣上配备有安全警示装置;
所述护栏组件包含护栏、防护链和护栏底座,护栏的底部设有护栏底座,护栏底座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码头前沿,护栏为多个,相邻两个护栏之间设有防护链;
所述速差人体防坠落组件包含安全绳、速差人体防坠落器、U型卡环和固定铁环,所述安全绳的一端连接在安全带的安全带卡环上,另一端通过U型卡环与速差人体防坠落器一端连接,速差人体防坠落器另一端与固定在码头前沿上的固定铁环连接。
所述安全警示装置为多个,分别为反光条、烟雾弹和声光报警器,反光条设置在救生衣的外表面,救生衣右肩配备烟雾弹,左肩配备声光报警器,可以同时发出多种求救信号。
所述防护链与位于其两侧的护栏之间均采用钩挂式连接,防护链的两端均可拆卸。
所述护栏与护栏底座之间为插装式结构,护栏的底端插入设置在护栏底座内。
所述速差人体防坠落器为本领域公知公用的设备,市场上均有销售,例如棘轮自锁装置。
所述救生衣为标准船用救生衣。
所述救生衣组件和速差人体防坠落组件数量一致,可为多个。
一种码头防落水组合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防落水组合装置,步骤如下:
①工人在解、带缆前首先穿好缝制好安全带的救生衣,将安全绳的一端连接在安全带的安全带卡环上,另一端通过速差人体防坠器与固定在码头前沿上的固定铁环连接;
②工人作业时,速差人体防坠器不影响正常移动,速差人体防坠器内钢丝绳长度能够满足工人的作业半径;
③护栏安装在码头前沿,能够为船员和码头维修等人员提供防落水安全保护,如果与解、带缆作业有干涉可提前将部分防护链和/或护栏拆下;
④若有人员不慎跌落,速差人体防坠落器可在瞬间锁止,防止人员落入海中;如果落入海中,救生衣可保证人浮在海面上,此时可打开烟雾弹和声光报警器,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都可以迅速定位,展开救援;反光条可为夜间作业提供安全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妃甸港矿石码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曹妃甸港矿石码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2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设备支撑检修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车楼牵车防碰撞组合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