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连续追踪数据的电动公交起步阶段驾驶员异常操作行为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7472.4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1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袁伟;付锐;郭应时;王畅;吴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20/59 | 分类号: | G06V20/59;B60W40/09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连续 追踪 数据 电动 公交 起步 阶段 驾驶员 异常 操作 行为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追踪数据的电动公交起步阶段驾驶员异常操作行为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主要针对公交车起步阶段,通过起步参数,并以历史数据作为基础,分析判断出起步阶段加速踏板踩到底的情况是驾驶人的主观急加速需求,还是驾驶员的踩踏失误,并以此确定驾驶员起步异常操作行为的识别条件;最后通过该识别条件对当前时刻某驾驶员的起步操作是否异常进行判断识别。该方法利用每个驾驶员的历史操作数据制定适合于各个驾驶员的异常起步行为判定规则和阈值,使得识别更加准确,更贴近每个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可有效提高识别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驾驶员异常行为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连续追踪数据的电动公交起步阶段驾驶员异常操作行为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及社会对绿色环保城市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电动汽车开始在城市中大力推广,特别是应用于城市公交车。近年来,公交车电动化比例逐步增加,在公交公司中,驾驶员数量往往多于公交车数量,这就会出现一辆公交车由多名驾驶员驾驶的情况,但是由于传统公交车和电动公交车的能源转换方式及结构上略有不同,因此,一般而言,即使更换驾驶车辆,均为同一车型的公交车辆。在公交起步阶段,常有驾驶员出现误将加速踏板当成制动踏板一踩到底的现象,这在公交起步阶段是一种异常且具有危险性的行为。但是往往一辆电动车由多个不同的驾驶员操作,因此对驾驶员进行识别,并通过起步阶段相关驾驶参数分析,准确识别出当前异常行为属于哪个驾驶员的操作,并予以教育改正,将对公交车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连续追踪数据的电动公交起步阶段驾驶员异常操作行为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主要针对公交车起步阶段,通过多种起步参数,并以历史数据作为基础,可分析判断出起步阶段加速踏板踩到底的情况是驾驶人的主观急加速需求,还是驾驶员的踩踏失误,并以此确定驾驶员起步异常操作行为的识别条件;最后通过该识别条件对当前时刻某驾驶员的起步操作是否异常进行判断识别。该方法利用每个驾驶员的历史操作数据制定适合于各个驾驶员的异常起步行为判定规则和阈值,对驾驶员的异常操作行为识别更加准确,更贴近每个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可有效提高识别的准确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基于连续追踪数据的电动公交起步阶段驾驶员异常操作行为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每个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和面部图像信息;
步骤2,获取电动公交的历史数据,并根据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和面部图像信息,将历史数据与驾驶员进行匹配,并将每个驾驶员所对应的个人历史数据存入数据库中;
步骤3,从每个驾驶员的个人历史数据中挑选出所有起步阶段的起步数据,每组起步数据为1组,并依次编号;所述起步数据包含加速踏板开度和方向盘转动角速度;
步骤4,筛选出起步数据中加速踏板开度超过加速踏板开度阈值的组别及对应的数据,并统计起步数据中加速踏板开度超过加速踏板开度阈值的组别总数及每组起步数据中加速踏板开度超过加速踏板开度阈值的持续时间;
步骤5,根据每组起步数据中加速踏板开度超过加速踏板开度阈值的持续时间,判断该驾驶员是否存在起步踩踏加速踏板的行为;
步骤6,根据起步数据中的方向盘转动角速度,进一步判断该驾驶员踩踏加速踏板的行为是主观急加速起步还是起步异常操作,并确定该驾驶员起步异常操作行为的识别条件;
步骤7,根据依据历史数据所确定的驾驶员起步异常操作行为的识别条件,确定当前时刻某驾驶员的起步操作是否异常。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1)步骤5中,所述判断该驾驶员是否存在起步踩踏加速踏板的行为,具体为,当加速踏板开度超过加速踏板开度阈值,持续时间超过时间阈值时,则认为驾驶员存在起步踩踏加速踏板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74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