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载轴承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7409.0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2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坤;李英姿;刘青山;张晓凯;刘亚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6 | 分类号: | C10M169/06;C10M169/04;C10M169/00;C10N30/06;C10N50/10;C10N40/02;C10N30/12;C10N3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盛大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轴承 润滑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重载轴承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组合物总重量为基准,包含以下组分:
所述基础油为矿物油、聚α烯烃合成油和GTL的混合物;所述矿物油、所述聚α烯烃合成油与所述GTL的质量比为(7~4):(1~3):(3~1);
所述结构改进剂1选自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结构改进剂2为小粘度基础油,40℃运动粘度为5~20mm2/s;
所述脂肪酸为十二羟基硬脂酸与氢化蓖麻油的混合物;
所述二元酸为壬二酸、己二酸和十二碳二元酸的混合物;
所述抗氧剂为胺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所述胺类化合物和所述酚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2~1);
所述防锈剂为二元羧酸类、酰基氨基酸类和磺酸盐的混合物,所述二元羧酸类、所述酰基氨基酸类和所述磺酸盐的质量比为(1~2):(2~4):(2~4);
所述极压抗磨剂为硫化烯烃、磷酸酯和磷酸锑的混合物,所述硫化烯烃、所述磷酸酯和所述磷酸锑质量比为(1~3):(2~1):(1~3);
所述固体剂为硫化锌、膨胀石墨、水滑石、二硫化钼的混合物,所述硫化锌、所述膨胀石墨、所述水滑石和所述二硫化钼的质量比为(1~2):(1~2):(1~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轴承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油中,所述矿物油、所述聚α烯烃合成油与所述GTL的质量比为(7~5):(2~3):(2~1);所述基础油的40℃运动粘度为200~400mm2/s,倾点不高于-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轴承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羟基硬脂酸与所述氢化蓖麻油的质量比为(8.5~9.5):(1.5~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轴承润滑脂组合物,所述壬二酸、所述己二酸和所述十二碳二元酸的质量比为(7.0~8.0):(1.5~1.0):(1.5~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重载轴承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化合物和所述酚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1,所述胺类化合物为苯胺或萘胺,所述酚类化合物为烷基单酚、双酚或高分子多酚;
和/或,所述二元羧酸类、所述酰基氨基酸类和所述磺酸盐的质量比为1:2:2,所述二元羧酸类包括烯烃基丁二酸、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或其他长链烷基二元羧酸,所述酰基氨基酸类为N-油酰基肌胺酸十八胺盐或其他酰基氨基酸盐,所述磺酸盐包括磺酸钡或磺酸锌;
和/或,所述硫化烯烃、所述磷酸酯和所述磷酸锑质量比为2:1:2,所述硫化烯烃包括硫化异丁烯或硫化三聚丁烯,所述磷酸酯包括磷酸三甲酚酯或磷酸三乙酯;
和/或,所述硫化锌、所述膨胀石墨、所述水滑石和所述二硫化钼的质量比为1:2:2:2。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重载轴承润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30~60%的基础油、脂肪酸、二元酸、氢氧化锂和结构改进剂1混合,升温升压,当压力达到0.50~0.70MPa时,恒压40~60min;然后泄压为零;继续升温至190~220℃,恒温5-10min,加入10~30%基础油进行冷却,降温至160~185℃时,加入抗氧剂和结构改进剂2,同时,加入余量基础油,当温度降至80~120℃时,加入固体剂、防锈剂和极压抗磨剂,经搅拌30~60min,后处理,即得。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40~50%的基础油、脂肪酸、二元酸、氢氧化锂和结构改进剂1混合,升温升压,当压力达到0.50~0.70MPa时,恒压40~50min,然后泄压至零,继续升温至200~210℃,恒温5~10min,加入10~20%基础油进行冷却,降温至170~185℃时,加入抗氧剂和结构改进剂2,同时,加入余量基础油调稠,当温度降至90~110℃时,依次加入固体剂、防锈剂和极压抗磨剂,经搅拌50~60min,后处理,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74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